书城经济富世绘
15061700000011

第11章 夜宴私募

机会在哪里,钱就在哪里。以前用钱定义这个世界,现在依然如此,以后还是如此!

华灯初上时,喧嚣的城市正变得模糊起来,炫目的各色光芒成为主角,在用钱定义这个世界的人眼里,城市的霓虹灯的五彩缤纷就像挥舞着的人民币,这亦适合金钱永不眠的说法。机会无处不在,财富无时不在。

在中国西南某地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家私募基金的副总裁陈先生、一位正为四处寻找投资项目的上市公司投资总监杨先生,还有一位按时令说法是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的投资者李先生坐到了一起,另外,还有一位神秘的职业投资掮客。

大约一个小时前,他们刚刚参加完2012年夏天在这个城市举行的一场资本论坛,这场论坛云集了中国并购投资圈的多位大佬,陈先生正是其中之一。过去10年里,他带领的私募基金所投项目IPO过会率100%,最辉煌的业绩是一单赚65倍,最少的也有3倍。

杨先生所在的公司可谓资本市场的明星公司,不仅模式独特,而且在上市时被追捧,手中募到大笔现金。至于李先生,此处不再赘述,他对通过资本赚钱早已是熟门熟路,即使不再投资,先前的斩获已可以愉快过几世,日常更多是走走穴,当当专家,布布道。

这场论坛前,陈、杨、李各行其道,互不相识,能坐到一起,拜另外一人所赐,一个专为私募、上市公司牵线的职业掮客,这事他也不是白忙活,一餐饭下来,如果生意成交,提成可观,一年做一单也就基本够本了。

有利可图是职业掮客的土壤,他们往往消息灵通,更像“空手套白狼”。当然也不完全是空手,多数时候还要当空中飞人,满世界跑把关系网编起来,再等着关系网长大或是开花结果。

这场饭局的实际埋单者是杨先生,因为上市时募集了大量的钱,杨必须要把钱投出去,这不是保值的任务,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杨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公司股东。杨不是资本市场的高手,尽管带着公司上了市,赚了大把银子,可这些银两是之前做实业一分一毛给积累起来的,可上市几十倍的市盈率把他们撬醒了,资本市场才是真的市场,这里赚钱比之前的方式好像都容易。

杨先生认识的职业掮客为他临时安排了这个聚会,杨希望能和陈的公司建立联系,“交个朋友,有机会一起做做项目”。

杨说得客气似乎又轻描淡写,在陈面前,他是个新手,在财富面前,他们的欲望相同,于是他们显然不缺话题。

其实大家都希望直接把桌子上的话题扯到钱上去,聊资本虽然赤裸,但现实中似乎还是有遮羞布。谈话从论坛人气旺盛开始,接着是品谈第一道菜。让杨很意外的是,大家都没喝酒,烟倒是抽得勤,杨有点不习惯,以前他谈生意,大多先来几杯,酒入肠,钱才入场。

今天不喝酒是陈的意见,李也很支持,杨特地备了酒,可派不上用场。钱太有魅力,不到一杯茶的工夫,大家就开始谈钱。

私募陈现在当然乐意和公司杨接触,IPO的管理越来越严,2012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像突然到了冬天一样,做实业的都踊跃排队IPO,这一排队,要上市就慢了。而且股市整体行情不好,直接IPO早已不是前几年那样只赚不赔了,如果不走IPO,自己投资的项目直接卖给上市公司那是件很划算的买卖。

私募陈不断吹嘘团队选项目尽职调查的专业,公司杨自己找项目找了一年,可迟迟不敢下手。“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有几个他都想投,可他确实不敢轻举妄动,公司投资的项目一旦有异常,监管部门的追查机制是要问责的。更可怕的是,股价如果跳水,他的财富也会缩水。最理想的情况是,投资一个项目,哪怕本身项目是亏损的,但一定要有好的故事讲,然后股价就能搞上去。

公司杨身体前倾,以茶代酒去敬私募陈,私募陈端起茶杯,提议投资者李一起。私募陈的提议可不全是客套,他觉得不能老是他和公司陈唱主角,况且投资李很可能就成为他的LP。

到了后半场,如果不说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或许会让外人误会,三位似乎是多年的老朋友,把盏言欢,好不快活。

其实私募陈准备发一只新基金,可是现在的基金募集已是江河日下,找LP并不容易。2012年年中的PE投资收益显示,因为股票市场不景气,投资在中国项目的不少PE出现了亏损,这意味着LP们前几年投进来的钱缩水了。对私募陈来说,这个结果很残酷,如果找不到人投钱到基金中来,就只能活在过去里。

私募行业的规矩对操盘手来说其实是没有多少风险的,基本是旱涝保收。只要能找到投资人,固定的管理费是要先提取的,比如2亿元,按照规矩一年大约管理费用会提2%,即400万元。这钱虽不多,但基本开销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运气稍好,投资的一个项目有收益,就有机会分红。

每个人都有心思,这是一场关于钱的夜宴,开始的菜早成了配角,钱在哪里,哪里能找到更多的钱才是焦点。

以前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也许该说,天下没有不谈钱的夜宴。其实,大家早已都认同,机会在哪里,钱就在哪里。以前用钱定义这个世界,现在依然如此,以后还是如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资本市场的快速造富教化了我们,以前是勤劳致富,现在是更多的人去寻找更快的富裕路和更暴利的路。

投资者李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饭局,如果陈杨联手,他也有机会跟进,说不定大家还能一起搞一只新的基金出来,每个人出一部分钱,然后再募集一部分,只要项目好,还是不愁卖,而他个人有钱没资源,况且投资世道不好,站在大佬身边自然更安全。

杨对饭局很满意,尤其觉得,他也不愿意喝酒,这让他觉得,做资本和做实业真不一样,至少酒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