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富世绘
15061700000013

第13章 民间金融风

马云说过,面对小微贷款,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将改变银行。无论阿里金融如何,其实,中国的民间金融风会越吹越烈。

小方赶过来见到老彭时,饭局已酒过三巡。旁边的人不叫他彭总,而是喊“彭班”。这个称呼拥有中国关系特色,是姓和职务的组合,“班”代表班长。

这不是几个战友的聚会,而是同学聚会。这也不是毕业多年后的觥筹交错,而是在读的大龄同学课后周末的一聚。

之所以说大龄,彭班即将过完不惑岁月,知天命的他重点定位为转型,或者流行点说叫再创业。这位在实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家决定从他的环保产业跨到金融领域里去,不管是“比翼齐飞”还是说实业孵化资本,总之,彭班想换个方式赚钱。

对于中国通过实业创富一代来说,从实业到金融,从资产运作到资本运作,这并非易事,即便有雄心壮志,而操作却是如同20世纪90年代刚刚做生意一样——摸着石头过河。那个年代几乎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当下更艰难的是,金融市场大致已经完成食物链条的布局,作为后来者,要分羹困难重重。

彭班几番权衡,依然决定放手一搏。

如果时间倒回去一年多,“彭班”还是彭总时,桌上的几个同学各有轨迹,其中一位震先生忙于他的礼品生意,因为品牌优势带来的资源垄断,其生意顺风顺水。强总则刚刚从保险领域转入民间金融行业——作为阳光化的第一批民间借贷中介,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染缸”里,强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这个行业里的大亨。小方年龄不到三十,这位年轻的富豪是“彭班”这个班里最年轻的同学,属于需要为财富保值增值而费心的那类。最近几年,投资市场不景气,就连先前火热的PE投资也遭“拦路虎”。

一年之前,机缘巧合,几人同进入一所大学的金融总裁班学习。

中国富人早已深谙关系财道,而一旦集结了关系,就会搭建一个平台,彭班和桌子上的几个朋友瞄准的是民间借贷,它们决定一起干民间借贷。

其实对于渴望进入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来说,它们可选的路并不多。况且从投资回报率来说,民间借贷简直是有挡不住的诱惑。

在接触金融之前,彭班的生意其实如同车间里的计件工,卖一件是一件,而净利润大约10%。按理说:“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不过彭班清楚,他这个10%来之不易。“做实业,做着做着就失业”。这些年,当初和彭班一起做实业的好些已经“失业”,震哥和小方深有同感,如果以2012年为界线向前推三年,想富者赚钱不容易,为富者保值也不容易。

金融的确给这些实业富人带来了希望,“用钱赚钱是最赚钱的办法,用别人的钱赚钱是最最赚钱的办法”,有人举起了酒杯,“你看银行多厉害,银行自己有钱吗?”

金融的确让人赚钱,虽然美国和欧洲经济遭遇金融困境,但从来没有人能否认,它们金融创新的过人之处。

在他们看来,民间借贷不一样,在法律准绳之内操盘,监管部门要求,年息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这对关注“钱生钱”的人来说,那就是净利润在20%左右了。

“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桌上无人讨论马克思,但是每个人都很活跃。尽管这几个同学才刚刚决定要介入民间借贷的生意,还没有开始运作,但似乎已经有了20%的利润。

几位已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碰在一起热火朝天讨论“民间借贷”这个容易被人误解的行业,这番场景十分有意思,有人提到了马云,“太厉害了”。

两年多以前,彭班也谈论过马云,那时马云刚刚开始开始做小贷公司,马云之前曾豪言壮语地说,面对小微贷款,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指“阿里巴巴”)将改变银行。

彭班的这次饭局不久,围绕阿里巴巴的新闻都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金融”。这些新闻的核心就是阿里准备向普通会员放开信贷,不用任何担保抵押,只凭借企业在阿里平台上的交易信息就可以申请,并且24小时随用随借。

这是一门十分受欢迎的生意,而且一旦放开肯定受追捧,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太难,这也意味着有太大太大的市场。

这也显然是一桩超级划算的生意,中国广播网说阿里信贷产品是“以日计息”,日利率在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六之间,这意味着不计算复利,年利息大约就是18%,这年利息其实大约也就是利润了。

阿里信贷可能会让中国那些商业银行感到担忧,甚至有人预言,阿里信贷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超越中国一线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来自阿里金融的数据显示,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了上百亿元的贷款,其中阿里在一段时间内曾创造日均完成贷款接近10%000笔的业绩。这真是不可想象,资金的速度有多快,利润有多恐怖!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对民间金融监管十分严格,其中最为活跃、最容易出问题的民间借贷也最受诟病。在我曾经走访的每一个内地城市,如果和当地的人谈论这个话题,总免不了和地下钱庄、放水等违规扯在一起,某些时候,即便是规范的民间借贷也会被认为是“水公司”、高利贷。

彭班并没有进入小贷行业,也并没有直接拿出先前的资本来放贷,饭桌上的几个同学从强总的思路出发,成立了一家做民间借贷中介服务的机构——撮合有钱人和缺钱的人对接。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那次饭局上的人达成了一致意见,民间金融就是他们找到的“坡”,而“雪”就是他们的中介业务。这一模式其实是民间金融的创新模式,强总决定从经理人转身做投资人,进入这家新的机构。

2012年9月初的一天,彭班打开电视看到让他十分震动的新闻:一家具有300年历史的老字号海鹤药业占地70亩的厂房闲置,负债18亿元,老板被批捕。其实原本海鹤药业经营状况很好,据说老板没有坚守本行,而是投身资本市场,甚至通过民间借贷进行投资,最终资金断链。

彭班又想到了马云,无论阿里金融如何,其实,中国的民间金融风会越吹越烈。

民间金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新闻并没有影响到彭班的决心,金融界的那些造富传说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

半个小时后,彭班站在窗前给他的助手打电话:“看看海鹤药业的新闻,民间借贷十分敏感,一定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