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育儿知识一本通
15067600000010

第10章 1~3个月宝宝的健康

疫苗接种

1~2个月需要接种的疫苗

宝宝出生以后,需要按次序进行预防疫苗接种。目前我国实行的计划免疫,进行常规接种的有5种疫苗制剂。这5种疫苗制剂能预防7种传染病: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等,科学有序地给宝宝接种疫苗对于宝宝的健康来说很重要。

1~2个月的宝宝,需接种两种预防疫苗:在宝宝2个月时,要到指定的卫生保健机构或社区医院去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学名叫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服用这种糖丸时,最好溶化在温开水中服下去,以免使疫苗失去应有的作用。服糖丸后,最好间隔2~3个小时后再喂母乳。如果宝宝有发热、腹泻时应暂缓服用。病愈后可补服。间隔1个月后,即宝宝满3个月后再服第二次,同样也在满4个月时,再服第三颗糖丸,这样在宝宝体内就可产生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服糖丸后一般没什么异常反应,有些宝宝会有排便次数增加、粪便比平常稍稀,但宝宝无不适的反应,持续2~3天,可以自愈,不必处理。

另外还需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这种疫苗可预防3种传染病,分别是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这种疫苗在宝宝满3个月时接种第一针,间隔一个月注射第二三针。即在宝宝3~5个月时各注射一针。

这种疫苗一般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可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也可在臀部的注射部位。当宝宝患病、发热、有严重湿疹时,最好暂缓接种。接种该疫苗后,可有轻微的发热、烦躁不安,注射后当天晚间宝宝睡眠不好,易惊醒哭闹,如发热未超过39℃,无抽筋等严重反应的表现,可不必处理,经过2~3天即可自愈。但是第一针注射后宝宝体温升到39.5℃~40℃以上,或有抽搐,则不宜再接种第二针,以免发生严重反应。该疫苗接种的局部可出现红肿,持续一定时间后也会逐渐吸收消失。

2~3个月需要接种的疫苗

在宝宝满3个月的时候,应该开始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一针,要第二次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

脓疱病的处理

宝宝皮肤柔嫩,角质层薄,抗病力弱,皮脂腺分泌较多。如果不注意清洁皮肤,褶皱处通风不好,常在宝宝的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生有小脓疱,大小不等,并且脓疱周围皮肤微红,疱内含有透明或混浊的液体,脓疱破溃后液体流出,留下像灼伤一样的痕迹,这就是脓疱病。脓疱病严重时还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而脓疱的致病菌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处理方法:脓疱病重在预防,应注意宝宝皮肤的护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给宝宝勤洗澡、勤换衣服,并且宝宝的衣服应选择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良好的。一旦发生脓疱,可用75%乙醇液消毒局部,再以消毒棉签擦去脓汁,不久就会干燥自愈。但如果脓疱较多,并且宝宝有发热、精神欠佳等症状时,则应请医生诊治,可进行抗生素全身治疗。

湿疹

这种病在护理时要注意,日常在宝宝的饮食上避免喂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消化正常。如果怀疑是牛奶过敏,可将奶煮得时间长一些,使蛋白变性,减少致敏物。要记住,4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这些辅食时,也要比别的宝宝添加得晚一些,发病时千万不要吃。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急性期水疱破后不要洗澡,局部每天用1%~4%硼酸溶液湿敷外洗15分钟,外涂15%氧化锌软膏。到红丘疹为主时,可以用温水洗澡,不要使用浴液或肥皂,仍可用1%~4%硼酸溶液外洗,涂以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如果爸爸妈妈分不清病情,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髋脱位的防治

先天性髋脱位是宝宝四肢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的病因目前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因素和臀位分娩有关。

此病主要表现为:把宝宝平放在床上,使其双腿并拢,屈髋屈膝,双脚平放于床面,双膝不一样高。如果让宝宝平卧,屈髋屈膝,正常情况下将双膝外展时,肢体可触及床面,而有髋关节脱位时,不能触及。并且还可明显地看出宝宝的双腿不等长,双侧臀部皮纹不对称等等。一般情况下患侧皮纹增多或皮纹升高等等。

处理方法:此病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旦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确诊还需拍X射线。治疗时,1岁以内的宝宝可用手法复位或铝板支架固定;1~3岁的宝宝除上述方法外,还需加石膏固定;3岁以上的宝宝可能要采取手术治疗。护理方面需注意做好臀部清洁护理,防止排便物污染。如果是石膏固定的,应注意双脚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痛,有异常情况及时请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