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常见病调养与配餐
15067800000023

第23章 宠物传染给人的疾病

猫、狗等宠物的身上常常会有一些寄生虫,人在抱过宠物之后可能被传染,身上会发疹并有瘙痒感。另外宠物身上脱落的毛、皮屑等也可能诱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很多由宠物传染给人的疾病最后会发展成危及生命的重症,因此如果家里有婴儿,建议最好不要养宠物。如果一定要饲养也请在咨询儿科医生或者兽医之后再做决定。

01 沙门氏菌感染症

主要感染源大多为绿毛龟、黄背绿鹦鹉等鸟类、狗、鸡的粪便。其中的沙门菌,通过手或者食物进入口中传染给人类。

一旦被感染,表现出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表现。由于婴儿的抵抗力很弱,感染后常会危及生命。

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孩子在碰触过绿毛龟后一定要反复清洗双手。另外,狗、猫等动物常会用舌头舔自己的毛或屁股,舌头上容易沾有沙门菌,如果再用舌头舔孩子很容易造成传染。家长必须要注意不能让宠物舔孩子的脸、手等部位。

02 弓形虫感染症

主要感染源为狗、猫、鸡等的粪便。寄生于这些动物粪便中的弓形虫通过口、食物等传染给人类。

发病特征有发热、发疹、淋巴结肿大、视网膜发炎、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视力障碍、肺炎、脑炎等。

如果妊娠中通过胎盘传染给了胎儿,很容易造成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到了成年可能会有视力障碍。

孩子如果被感染,可以使用一些抑制视网膜炎症的药物。作为预防的手段,应该在孩子接触猫狗后反复清洗双手,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猫狗舔触孩子的脸。

03 狗蛔虫感染

感染源是狗,寄生在狗体内的蛔虫的卵通过手、食物进入人口中,在肠道发育成幼虫。然后穿过小肠壁进入淋巴管、血管,流向体内各处内脏器官。

幼虫移动到肺部可以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表现。如果小肠部位的蛔虫增多则会引起腹痛、肠梗阻。成虫有时会被吐出来或者通过排便排出。

病发时可以用药物驱除体内蛔虫。预防措施之一是在孩子接触过狗之后用肥皂反复清洗双手。

04 猫抓咬感染

感染源是猫,被猫抓伤咬伤后,感染了寄生在猫爪子或口中的细菌。很多都是通过幼猫传染的并且多发于夏秋季。

主要症状表现为被猫抓、咬后受伤部位红肿、起疱、化脓。2周左右后伤口附近的淋巴结开始肿大,并且有发热、头疼、呕吐的现象,淋巴结肿大一般会持续数月。

一旦有发热、呕吐的现象应立即就医。可以使用一些退热药、镇痛剂、抗菌药等进行治疗。

孩子如果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对伤口要反复冲洗并消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逗引猫。

05 鹦鹉病

主要感染源是鹦鹉、黄背绿鹦鹉、鸽子、金丝雀、鸡等鸟类动物。

这些鸟类的排泄物中含有一种病菌,人类吸入后会被感染。在给其喂食的过程中通过手也可能被传染。

鹦鹉病的潜伏期在5~15日左右,过了潜伏期,会有38℃以上的高热、头疼、咳嗽、食欲不振、肌肉酸痛、关节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病情恶化会导致肺炎、呼吸困难、意识障碍。

如果饲养鸟类,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表现必须立即就医。Chlamydia这种菌是鸟类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在与鸟类接触或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