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点亮孩子心灵的智慧故事
15069100000085

第85章 智辨盗贼

有个老奶奶在襄阳庙会上买了些穿戴的东西,用包单包了,提着往回走,走到一条背街上,东西被人抢走了。老奶奶急得大喊捉贼。

有个过路人见贼人大白天抢东西很气愤。他挺身而出,替老奶奶把贼捉住了,并夺回抢走的东西,还给了老奶奶。

这时有不少人围过来观看。

贼人怕犯众怒,要受皮肉之苦,就反咬一口,说这过路人抢人家东西,被他捉住了。

两人你说他是贼,他说你是贼,大吵大骂。

围观的人叫老奶奶辨认谁是贼,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老奶奶眼睛也不太好,竟辨不出到底哪个人是贼。

围观的人见贼人无法辨认,就把他们二人送进县衙,请知县李祖荫审断。

李知县问明情况,就叫把两个人暂押下去,对围观的人说:“这个案子大伙都来参加破吧!只要大伙参加,我保证不出一炷香的工夫,就能把贼人找出来。”

围观的人问他们怎样参加破案,李知县说:“我派人在荆州街两头监视,你们十来个人把守住街两旁所有的岔路口。然后我叫他们两个人沿街赛跑,跑罢把后到终点的人抓回来。”

准备停当后,李知县把两个人传上来说:“现在我命你们二人赛跑,从荆州街的一端跑到另一端,跑罢结案。”说罢让衙役将二人带了出去。

比赛不多一会儿就结束了。监视在终点的衙役把后到终点的人抓到了县衙。

李知县问:“这个是后到终点的人吧?”

衙役和围观的人都说“是”。

李知县喝道:“大胆贼人,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抢劫,还诬赖他人,两罪要并罚。快从实招来!”

这人很不服,冲着李知县说:“大人不审不问,仅仅凭跑得慢就定罪,是不是太没道理?”

“道理很清楚。”李知县说:“你大白天抢走人家东西,人家一吆喝,你肯定是拼命逃跑。那过路人闻声在后边追,他竟把你追上了,这说明他跑的速度比你快。不然,你不早就溜之大吉了?”

这人又说:“大人说的确有道理。但抢东西的不是我,我是过路人。正因为追贼用了力,所以才在赛跑时落在后边。大人您善于分析事理,怎么就没分析出这个道理?”

李知县把惊堂木一拍:“大胆!你这贼还真会狡辩。假如你是过路人,当时追的时间较长,这个道理可以成立,但事实不是那样。你赛跑落后,是因为你跑时想找机会溜掉,每见到岔路口都东张西望,没有一门心思去跑。这个事实当堂就有人可以作证。”

这时,把守荆州街岔路口的人,纷纷讲起贼人跑到岔路口想溜走的情景。

贼人无法抵赖了,只得低头认罪……

通过这件事,人们都说李知县料事如神。这个故事也就随之传开了。

☆李祖荫:清末襄阳知县,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