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创造性思维40法
15071300000014

第14章 求教思维法

(一)概念

在创造某一事物遇到难题时,可以找对此难题有研究的同学、朋友、老师、师傅、专家、学者或咨询公司、智囊团求教、探讨,从而攻克此难题。

(二)应用范围

求教思维法适用于小型的个人从事的某种创造,如文艺创作、新产品开发、小的创造发明、技术革新、质量攻关、技术攻关等,或者政府、企业在作重大决策时向专家、学者、智囊团进行的求教。

(三)举例说明

“例1”1902年春天,在瑞士专利局当小职员的爱因斯坦与莫里斯·索洛文结识了,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他们每天准时会面,热烈地讨论科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倾心的交谈,触发了爱因斯坦创造的灵感,他写出了《光量子论》、《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等划时代的论文。爱因斯坦晚年时,很深情地怀念他青年时期这段生活,他把它称为“我们的科学院”——“奥林比亚科学院”。

“例2”美国的杜邦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年营销额超过350亿美元。它主要依靠早在五十多年前就成立的杜邦公司经济研究室提供的经济研究报告来进行经营决策。杜邦公司经济研究室由受过专门培训的经济学家组成,他们着重研究全美国和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调查与杜邦公司产品有关的市场动向,进行分析和预测。杜邦公司这个智囊机构,几十年来保证该公司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经营的范围从化纤、生物、医药、石油扩展到电子、运输,项目达1800种,生意越做越兴旺。

“例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智囊团的作用。美国、日本及西欧各国都相继建立起专门的智囊机构,而且发展极其迅速。日本的智囊机构20世纪50年代兴起,到70年代全国的咨询公司已稳定在1000个左右。美国从1948年建立兰德咨询公司,到现在已有2500个这样的智囊机构。这些智囊机构为企业界提供了大量的决策方案或咨询意见,采纳后的成功率一般都很高。

(四)操作程序

(五)概述

创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时候一个人苦思冥想往往很难解决难题,如果有老师指点,有专家指导,就能启迪思维,吸收别人的真知灼见,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善于使用求教思维法的人,在求教过程中,他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

选准求教的对象十分重要,一定要是与本专业、本课题关系密切的专家、学者、行家、能手、老师、能工巧匠等等。如果是熟悉的同学、朋友、老师、长辈等,那效果更佳。

平时,要关注、了解与本专业、本课题关系密切的那些专家、学者、行家、能手、老师、能工巧匠等人员的情况,掌握他们的工作单位、联络电话、通讯地址、E-mail地址等信息。如果要求教时,可以先写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教信(发电子邮件也可以),介绍自己的身份,说明自己的研究课题、遇到的难点、需要求教的内容及需要帮助的事宜。如果收到回信后,应及时打电话、发E-mail致谢。需要再次求教的,可以继续以书信或电子邮件或电话方式求教。如果熟悉后关系密切了,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登门求教。

在求教时,要克服胆怯、自卑、怕羞的心理,怀着追求真理的勇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大胆地请求给予指点,借阅有关参考资料。在求教中,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以互相的智力撞击去攻克难关。在求教时,一定要虚心,要尊重老师,并以恰当的形式表达谢意。在求教过程中,你往往会结识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等等,成为你终身的良师益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一个见识较广、能力较强的人也必须养成与有见识、有水平的朋友、同事、同学等商量的好习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避免错误,吸收别人的智慧,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因此,一个人要有一个高智商的朋友群,让他们成为你的智囊团,这样,你的信息多、点子多、办法多,创造也就多。

各级政府在制订建设和发展城市、乡村的各项政策、措施时,一定要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各界人士的意见,虚心向他们求教良计妙策,逐步形成自己的智囊团(或智囊群)。

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智囊团(大型企业集团要有智囊群),善于运用求教思维法,吸收外来的智力,制订强有力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管理措施,全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使企业成为创造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