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14

第14章 通过数字认知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少学龄前孩子,有的甚至在3岁左右时,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父母在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序数词。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关系,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增加减少的概念。掌握一些空间概念: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数学能力发展特点

孩子在数字方面的发展比语言能力慢,但到了3岁时也渐渐有了一些数字概念。孩子才开始知道2个1放在一起是2,3个1放在一起是3。孩子在这段时期开始懂得数字的意义,他尽了最大的努力顶多只能了解到3或4,大人可以要求他:“拿2个杯子过来,”通过这类游戏来确认他对数字理解到何种程度。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态度认真,凡事喜欢追根究底,“动手动脚”。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坏毛病哦。小宝贝们之所以这么“调皮捣蛋”,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逻辑思考,可以运用自己了解的数目、概念及工具架构自己的小世界了。因此,大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给小天才们更多思考的机会和动手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如从识别图形改为画出认识的图形,让孩子组合、拆分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物品,让孩子做一些简单小实验等。

发展数学能力

可以及早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让孩子学习计算加法开始,让孩子从点数计算开始,然后再变成想象计算。

开始时孩子会喜欢用手指计算,等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孩子就会习惯掰着手指计算答案。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完全明白了加法的含义了。这个时候家长再和孩子做10以内的运算时,就只允许孩子看着手指,而不能掰手指,让他用空间的想象来完成计算。这有一点难,这也是孩子计算的一个重大突破,因此要循循善诱,让孩子慢慢学会。

当然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孩子对加法掌握得不太好,就可以等到他再大一点才再进行空间想象训练。数学计算最终要转变成抽象的计算能力才更有实际意义。

可以和孩子玩排数字的游戏,比较东西的多少,让孩子自己去看表,虽然孩子还是不太明白,但是父母要有耐心,尽早地去教孩子。

在生活中,只要你愿意做一个用心的妈妈,不论是和孩子一起用餐、游戏,还是带孩子外出、旅游,你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随时随地来对孩子进行数学智能的训练。

比如上楼梯的时候让孩子数台阶,逛超市时让孩子数数买了几样东西。

孩子的数学能力

4岁多的孩子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是有些难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学习加减法时,首先是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重点让孩子感受和理解加减的含义。其次,重点可以通过进行一些分类活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另外,在这个阶段重点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引导孩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建立数的概念,如数字6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有的6个物体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当孩子对数的实际意义理解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理解和进行加减法。此外,在孩子做简单的加减运算时,不要过分强调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而要重视孩子在加减活动中的思考和运用一切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父母可以用实物来教孩子10以内的减法,如摆放5个苹果,让孩子数数一共几个,然后妈妈和孩子一起吃一个,让孩子再数数还剩下几个苹果。再让孩子给爸爸一个苹果,然后再数数剩下几个苹果。

让孩子从实物感觉减法的含义,孩子就会知道5-1=4,4-1=3等。让孩子对抽象的数学逻辑思维有更具体化的认识,等孩子完全明白数字的含义时,再教孩子学数字的计算。

让孩子爱上数学

如何能使孩子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爱上数学呢?家长们需要做的是将数学的概念尽可能趣味化,而且尽量减少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你要让孩子了解数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你也需要表现出对数字的好感,那么孩子也就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数学了。

让孩子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平时经常要用到数学的知识,你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例如当你付账单时,让他计算一下找回的零钱,金额是否正确。

当你准备买新家具时,让孩子帮着测量房间的面积是否合适;或是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核对一下购物单和所购商品数目是否相符,金额是否正确。

数学智能培养

这个时期是孩子逐步开始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的时期。所以,根据孩子这个时期的特点应该开创新的、又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游戏。

为家长按照数学智能开发原则,高效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智能。教育性原则,从孩子的认知思维特点出发;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要善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发展性原则,游戏等活动的设计对孩子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过于简单或太难的游戏都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

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认识整点钟

在生活中,结合孩子的生活习惯,有意识地给他灌输整点时间观念,如:早上起床时,告诉他“8点了,孩子要起床了”,中午吃饭时,告诉他“12点了,孩子要吃饭了”等。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画一个大圆,写上1~12的数字,教孩子认识整点时间。

明白分钟和小时的区别

如果孩子每天要看动画片,父母可以指着墙上的钟表告诉他:“当短针到了8,长针到了12的时候,你就可以告诉妈妈给你开电视机”。

这样,孩子就会自己看钟表,到了时间提醒妈妈。也可以把真的钟表放在一边,用玩具表来教孩子。因为普通钟表在孩子读数时间的时候,钟表的指针又发生了位移,容易让孩子产生困惑。

空间智能培养

所谓空间智能,就是眼睛对于线条、颜色、形状、立体感与空间关系的敏感度,以及能不能将视觉所接收到的信息,在脑中呈现出来。空间智能是观察力、想象力、美感、空间感、方向感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

掌握一些空间概念,成人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