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16

第16章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

成功者都或多或少有些“与众不同”或“超凡脱俗”的个性,这两个词语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展示并表达独具特色的思想,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爱思考的习惯。父母应多用心思、借助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琐事以及一些游戏,帮孩子将他的大脑“转动”起来。

营造一个独立思考的氛围

在生活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或以为孩子不懂事,需要大人照顾等而把他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

孩子的想法常常是天真、幼稚、甚至可笑的,尽管如此,父母仍要抓住他们谈话中有趣的、有道理的论点,鼓励他们深入地“阐述”,使他们尝到思考的乐趣,以增强自我探索的信心。

独立思考是孩子成功的开始

成功者都或多或少有些“与众不同”或“超凡脱俗”的个性,这两个词语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展示并表达独具特色的思想。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爱思考的习惯。父母应多用心思、借助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琐事以及一些游戏,帮孩子将他的大脑“转动”起来。

用游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子,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难题”,守在一旁的父母最好不急于给出答案,鼓励他们“启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

童童盯着万花筒看了好一阵,随后摆弄来摆弄去,终于,把它的外壳拆下来了,发现里面有3片镜子,有小花片,还有塑料盒。

看明白了,童童试图把万花筒复原,却屡试屡败。他跑到妈妈跟前,指着一堆“零件”说:坏了。这时可以让孩子先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一点点拆下来的,再让和孩子说想想办法,说不定你能装好呢!

然后,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自己解决难题。如果过一段时间孩子还弄不好,妈妈再来和他共同解决难题。如此,孩子就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从中受益。

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在户外玩,是引发孩子思考活动的大好时机,比如给孩子提个醒儿:我们来看看蜗牛爬树、蜘蛛织网和蚂蚁搬家,好吗?然后,做出向孩子求教的姿态:“妈妈不明白,蜗牛怎么总把身体缩在壳里呢?蚂蚁为什么不自己把面包搬回洞里呀?你要是知道,告诉妈妈,可以吗?”在这种氛围中,孩子非常喜欢开动脑筋。如果孩子说得不到位,妈妈再讲给孩子听,或者一起到书中找答案。

博物馆、科技馆也是孩子的好去处,不过,这需要妈妈和孩子一边看一边聊:“如果恐龙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假如没有竹子,还会有大熊猫吗?”便于孩子根据眼前的事物,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养成遇事思考的习惯。

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深谙人脑“用进废退”的原理,孩子思考越多、越独立,智力发展就越快,不要多余的帮助,更不要代劳,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独立空间,只有在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上,给予适当地引导和帮助。

小贴士

温馨提示

父母在培养孩子思考能力这方面要防止“功利”思想,即便孩子没学到明显的知识、没增长什么“本事”,但他们兴致勃勃地探索、游戏状态也很有价值,这不仅是对孩子思维的锻炼,也能优化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