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新编宠物犬健康百科
15080900000011

第11章 钩虫病

犬钩虫病是由于犬钩虫、狭头钩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引起以高度贫血、消瘦为特征的寄生虫病。

症状 轻度感染的犬不表现临床症状。感染性幼虫侵入皮肤时,可导致皮肤发痒,随即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继而出现红肿或含浅黄色液体的水疱。如有继发感染,可成为脓疮。幼虫侵入肺脏时,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成虫在肠道寄生时,犬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紊乱症状,粪便带血或黑色,柏油状。有时出现异嗜症状。黏膜苍白,消瘦,皮毛粗乱无光泽,因极度衰竭而死亡。胎儿感染和初乳感染的3周龄以内的幼犬,可引起严重的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治疗 驱虫、消炎,对严重贫血的犬进行输血治疗、输液,以补充电解质和蛋白为主。

①丙硫咪唑25~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2次,连用7~14天。

②甲苯咪唑20~3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5天。

③奥芬达唑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4周。

④芬苯达唑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3天;3周后重复给药1次。

⑤噻苯咪唑7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2次,连用2天后,3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2次,连用20天。

⑥左旋咪唑8~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5~30天。

⑦噻嘧啶5~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3周后重复。

⑧甲噻嘧啶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

鞭虫病(毛线虫病)

鞭虫病又称为毛线虫病,其病原为毛尾科、毛尾属的狐毛尾线虫,寄生于犬的盲肠,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幼犬,严重感染时可以引起死亡。

症状 犬经口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虫体进入肠黏膜时,可引起局部炎症。许多犬感染鞭虫,但有症状的较少,有的出现间歇性软便或带少量黏液血便。严重感染时引起食欲减退、消瘦、体重减轻、腹泻、大便带血、粪便恶臭、贫血、脱水等全身症状。症状严重的出现黄疸。

治疗 以驱虫、补充体液、消炎、增加营养为主,贫血严重的可以输血治疗。

①丙硫咪唑25~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2次,连用7~14天。

②碘噻青胺3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7天。

③噻苯咪唑7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2次,连用2天;3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2次,连用20天。

④芬苯达唑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3天;3周后重复给药1次。

⑤硝硫氰酯或汽巴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2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