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下的力量
15081200000034

第34章 在平静中细细品味眼前的日子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果水面波平如镜,有哪一条江河不映现明月呢?如果晴空万里,何处不是阳光普照呢?人如果能让自己的心情像波平浪静的水面,让自己的思想像碧空万里的蓝天,你就能净化自己。

宁静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时日

在这喧嚣的纷繁红尘中,能保持一颗宁静之心的人,是一个不为物欲所掳的人。

有一个女士,没有选择去外资公司而是选择去学校任教,完全缘于她喜欢宁静的生活。这个女士既有教书的小小成就感,三个月的假期还可以自由安排。平时安心授业,听歌品书,寒假就在家里写稿,暑假开始四处行走,遇见喜欢的地方便停下来小住。

人在年少轻狂时,最爱呼朋唤友,流连酒吧,与喧嚣同乐;如果走向职场,工作上也是一路狂奔,去几个地方,换几个职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是“朝三暮四”,可快乐却离自己越来越远,不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宁静下来。

内心宁静的人,因为没有了过多的繁杂之事,所以总会找寻一些赏心悦目的事来安慰自己,有的学了一技之长比如刺绣、弹琴,有的养了一隅的花花草草,有的在文字中怡然穿行,也有的喜欢小烹小炒被造就成了一位可爱厨娘。

或许,没有经历过波折的人,是不能体会宁静的内涵和厚度的。经历过波折的人,不是缺憾,是沉淀;而宁静,是生命沉淀以后的一片清亮底色。

一个学会宁静的女人,一定是很幸福的。

容貌,对于女人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永恒的;而宁静,它能使女人获得一种由内而外的迷人高贵的韵致,使女人思路清晰,步态悠闲,充满万种风情。“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宁静能使女人超然物外,与世俗环境和琐屑事物保持恒定距离。拥有了宁静的女人便拥有了柔情、优雅、智慧。这种美是永恒的,不因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大而改变。

如果你是一位爱花人,你可能会发现花的一个秘密:所有的白色素花都有着沁人的清香,而颜色愈浓烈的花反而愈是缺少悠悠的香气。人也一样,越是淡泊宁静的朴素人生,生命越是散发悠长绵绵的芬芳。

过多的欲望会湮没一个人的志向和才气,只有洗尽铅华,沉静下来,摆脱对物质的贪恋,执著地去追寻,梦想才能神清气爽,引领我们达到可能的高度。

宁静是幸福的极致。一颗宁静的心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达到这样的境界,内心该是何等的快乐自在,收放自如!

在如今这个繁华的、处处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太多的欲望充斥、侵蚀着人们的大脑,鼓舞着人,也伤害着人,人们想得到的太多太多,于是就有太多的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与忧郁。为了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人们开始慢慢变得复杂、污浊,甚至灵魂也开始变得丑恶。

具有平和心境的人,会将宁静存于生活中的每个时日,怡然自得,风度无比。

在宁静的滋养中,人生好比一朵雪白的栀子花,片片花瓣散发出的是无尽的素洁与幽香!

充实内心,给你的心灵装一面镜子

人的心理状况就像一股流水,如果自己内心的波浪不能静止,就永远不能快乐,永远不能幸福。人要想认识自己,要想过得快乐充实,就必须把心中的杂念、妄想去除。杂念、妄想假使不能及时被清除,假使它们长期积压在人的内心,人不但享受不到人生的快乐,而且天长日久还会被压垮。很多现代人一直感觉苦恼、烦闷,多半就是这个原因。

的确,很多人之所以活得这么累,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让内心的欲望之水停下来。

一个流浪汉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长途跋涉。他背着一大袋沉重的沙子,身上缠着一根装满水的粗管子。他右手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左手拿着一块岩石,脖子上用一根绳子吊着一块大磨盘,脚腕上系着一条生锈的铁链,铁链上拴着大铁球。他头上顶着一个已腐烂发臭的大南瓜。这个流浪汉一步一拐地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他抱怨命运的艰难,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他。

正当他在炎炎烈日下艰难行走时,迎面来了一位农夫。农夫问:“喂,疲倦的流浪人,为什么你自己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摔掉了石头,觉得轻了许多。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农夫。农夫问他:“告诉我,疲倦的流浪汉,你为什么不把头上的烂南瓜扔了呢?你为什么要拖着那么重的铁链子呢?”流浪汉答道:“我很高兴你能给我指出来。我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解开脚上的铁链子,把头上的烂南瓜扔到路边摔得稀烂。他又觉得轻了许多。但随着他继续往前走,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艰难。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会有所领悟,感觉自己就像那个流浪汉,把太多的欲念、妄想压在了自己身上,结果累得自己身心俱疲,以致忽略了人生本来就有的美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勇敢地把包袱卸下来吧,你会发现无压一身轻,生活有说不出的美好。

也许有人很是委屈,为自己辩解说,谁不想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地生活啊?可是人生就是这么不容易,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你想躲开烦恼,烦恼自己会找上门来。你想去除杂念和妄想,但是现实却不允许你这样轻松,人就是为受苦而来的,想内心清净很难达到。果真如此吗?

一个打扮成武士模样的茶匠,被一个相貌猥琐的浪人拦住比武。茶匠自知不是其对手,但又不愿这样死去。于是,便到一个教习剑道的道场,请求剑匠教他几招,好让他有一个体面庄严的死法。剑匠答应了,但条件是让茶匠为他表演一次茶道。

茶匠心想这可能是一生里最后一次泡茶,便一口答应。他全神贯注地泡茶,似乎忘了即将来临的死神,就好像泡茶是全世界唯一重要的事。茶匠泡茶时那清朗、无念、庄严、绝俗的表情令剑匠深受感动,他感叹地说:“你可以不必学习剑法了,你泡茶的心境,无论与任何武士决战都能取胜呀!当你去赴浪人之约时,首先就像茶道的准备工作,先郑重地向他问候,并道歉自己来晚了。告诉他你已做好一决胜负的准备,然后脱下外褂,小心折叠好,再把扇子放在上面。系上缠头,围上腰带,把裤裙的口子打开。最后抽出长剑高举过头,摆好将对手砍倒的姿势,闭上眼睛,一听到喝声,就举剑向他劈去。这整个过程,要非常专注,就像你方才泡茶的样子。”

茶匠道谢之后,便走向与浪人约定的地方,好像去为朋友泡茶,一点恐惧也没有。他按剑匠的忠告去做了。当他最后举刀而立时,那浪人仿佛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茶匠:无畏、无我、无念。浪人连喝声都叫不出来,对立了一分钟,浪人扔下长刀,跪在地上求饶。茶匠原谅了他,浪人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如果你把太多的欲念和妄想压在了自己身上,结果只能是累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忽略了人生本来就有的美丽。

静观人生——静下心来感悟当下的美

在亚里桑那沙漠过第一个夏天,布莱克斯觉得自己会被热死的,因为那里炙热的高温都快把土豆烤熟了。

现在刚到四月份,布莱克斯就开始为如何过夏天担忧,3个月的炼狱般的生活马上就要来了。

一天,当他在小镇的一个加油站给车加油时,和主人戴维森先生聊起这里可怕的夏天。

“先生,为过夏天担忧,有那个必要吗?”戴维森先生说,“对炎热的害怕,只能使夏天来得更早,结束得更晚。”

当布莱克斯付钱时,他意识到戴维森先生说得是对的。在自己的感觉里,夏天不是已经来了吗?

“这个该死的夏夫,又将是5个月的热浪肆虐!”布莱克斯心里咕噜着说。

“像迎接一个惊人的喜讯那样对待酷暑的来临,”戴维森先生说着,找给布莱克斯零钱,“千万别错过夏天给我们的各种最美好的礼物……”

“该死的夏天,还能给我们带来最美好的礼物?”布莱克斯急切地问。

“难道你从不在清晨5—6点起床?你想想,6月的黎明,整个天空挂着漂亮的玫瑰红,就像少女羞红的脸;7月的夜晚,满天繁星就像深蓝色的海洋里漂浮的流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在常人无法承受的高温里跳进水里,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游泳的乐趣!”

当戴维森先生去给另一辆车加油时,站在一旁的一位年轻加油工杰夫笑着对布莱克斯说:“布莱克斯先生,今天你得到了戴维森的特别服务——他的人生哲学,这是你开汽车跑多少里路也学不到的。”

使布莱克斯惊奇的是,戴维森先生的话果然有效。他不再怕夏天了。

当高温天气真的到来时,清晨,布莱克斯在天堂般的凉爽中修剪玫瑰花;中午,他和孩子们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睡觉;晚上,他们在院子里玩游戏,做冷饮,吃冰淇淋,真是痛快极了。整个夏天,他们还欣赏了沙漠日出和日落特有的壮观景象。

几年之后,布莱克斯一家搬到北部的克莱米德。不到9月,邻居们就为过冬担忧了。当12月的大雪真的落下来时,他们的孩子,8岁的吉米和10岁的迈克真是兴奋极了,他们忙着滚雪球,邻居们都站在一旁盯着看“这两个从没见过雪的愣头愣脑的沙漠小子”。

后来,孩子们坐着雪橇上山滑雪、去湖面滑冰,回来以后,大人、小孩都围坐在家中的壁炉旁,津津有味地吃热小甜饼。

一天下午,一位中年邻居感慨地说:“多年来,雪只是我们铲除的对象,我都忘了它真能给我们这么多欢乐呢!”几年之后,布莱克斯一家又搬回沙漠。当布莱克斯开车到加油站时,新主人告诉他戴维森先生因年事已高把加油站卖了,在不远处又经营了一个小型加油站。

布莱克斯开车到那儿,拜访戴维森先生,并让他再给自己加油。他更瘦了,满头银发,但是他那愉快的笑容仍然那么灿烂。布莱克斯问:“戴维森先生,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我一点不担心变老,”他说着从车篷下走出来,“在这里光欣赏生活的美都欣赏不过来呢!”

戴维森先生边擦手边说:“我们有5棵果实累累的桃树,卧室窗外还有一个蜂鸟窝,想想还没有我指头大的美丽的小鸟,看上去真像一只小企鹅。”

戴维森先生一边找零钱,一边说:“黄昏时,长耳大野兔奔跑跳跃;月亮升起来时,小狼在山坡上成群出现。我从来没有看到有这么多野生动物在春天活动。”布莱克斯开车离开时,他朝布莱克斯喊道:“去观赏吧!”

假如你多些从容心,静观人生的时候,美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它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与你主观意识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是一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愉快感觉。它能使你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宣泄,精神得以满足。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它,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一颗感悟当下、感悟美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