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10

第10章 信心,最易获得又最易失去

美国教育家桃乐斯诺特在《人这样成长》中写道:在宝宝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支柱、他们的一片天。父母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播下了什么种子,将来宝宝就会收获什么——给他们打击,他们便会丧失自信;给他们宽容与赞美,他们才能学会赏识别人、爱惜自己。

对于宝宝来说,也许只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令他神采飞扬、信心百倍。可是宝宝的内心又十分脆弱,有时父母的一句话、一种行为,就会伤害宝宝的自信心。信心,对于宝宝来说,的确是最容易获得也是最容易失去的。

父母不要过度保护宝宝

宝宝对于周围的事物总是感到新鲜和好奇,喜欢参与并表现自己,这是正常的现象。父母应该给宝宝更多独立的空间让他去发挥,并且在言行上支持宝宝。如果父母经常对宝宝说“这事太难了”“太危险”,这样会让宝宝产生挫败感,宝宝会把这种挫败感和父母联系起来,所以宝宝会莫名其妙地讨厌父母。

父母过度地保护宝宝,阻止宝宝尝试接触世界,这会被宝宝解读为自己真的不行,这对树立宝宝的自信心没有益处。作为父母,应该让宝宝知道,不管什么事都应该让宝宝去经历,这对宝宝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但要注意保证宝宝的安全。

“那样很危险,不要学”

李女士的儿子3岁多,调皮好动。一次,李女士的宝宝学着其他宝宝那样在池塘上的石块上跑来跑去,李女士觉得很危险,一把把儿子拉了回去。儿子大哭,竟然用恨恨的眼光瞪着她说:“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臭妈妈!”那是儿子出生以来第一次骂她。

关注宝宝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与欣赏”的心理需要,对于宝宝而言,这种需求更加强烈。父母无意间气急败坏地责骂宝宝“笨”,会让宝宝不知所措,妄自菲薄,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这种言语会打击宝宝的自信心,让宝宝的心理素质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学“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期待和信念会深深影响脑功能的发挥。因此,父母应该更多地尊重、欣赏和鼓励宝宝,关注宝宝的内心世界。

“你怎么这么笨?”

阳阳数数只能到10,阳阳妈的耐心几乎被磨光了,一不小心说出了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笨?”

不要总对宝宝说“等一下”

很多父母在和宝宝说过“等一下”,之后就没了下文,而且也没有留心自己说过这句话,但宝宝却是满心期待。如果父母经常使用“等一下”却又没有下文,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说话方式就会让宝宝失去信任感。

父母在忙碌时不妨先重复宝宝的语意,然后表明自己在忙。这样的方式能让宝宝有被尊重的感觉,他自然也会尊重父母有事情要处理的状况。但在忙完后,父母一定要记得去做刚刚承诺宝宝的事情。

不要说“你一定要,你必须”

当父母经常对宝宝说“你一定要”“你必须”等命令的话语时,不妨先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宝宝身上?如果是,那么父母就应该矫正自己的想法。因为宝宝是独立的个体,控制虽然可得到短时间的效果,但却会产生很大的后遗症,影响宝宝的判断力,让宝宝只知道盲从。

培养宝宝多种兴趣和爱好

父母可以多培养宝宝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全家都可以参与的那种活动,因为有了父母的积极参与,宝宝会更有热情。这时的体育活动已经不再以输赢为最终目的,更多的是教会宝宝如何迎接挑战,积极进取,从而培养宝宝勇气和自信心。

亲子心经

父母要尊重宝宝的个性发展,当他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做时,请不要强迫他改变想法。要多看到宝宝积极的一面,鼓励和肯定他的独立能力,帮助他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适当的赞扬可以巩固宝宝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觉得他很棒,可以坦率地用“做的好”之类的话语表达你心中的喜悦和自豪。父母的欣赏、鼓励和赞扬是宝宝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