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23

第23章 怎样培养宝宝乐观的性格

幼年期是宝宝性格形成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宝宝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宝宝各方面的发展。父母应该重视对宝宝的乐观性格的培养,让宝宝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乐观是指面临困难仍能充满信心、精神愉快的心态。对于宝宝来说,与乐观相关的心理素质包括:可以听懂并相信父母的劝告,调整自己的需要;可以通过开展想象力和对未来的希望,忍受眼前暂时的不适应;在理智和情绪的较量中,可以较为成功地摆脱情绪的控制;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能乐观地预见事情的发展趋势……有的宝宝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宝宝则相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宝宝乐观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宝宝天生不具备乐观的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父母首先要有乐观的思维方式

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乐观的时候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

同一件事,不同心态有不同说法,也产生不同效果。比如,当下雪的时候,父母就要引导宝宝说:“下雪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雪了。”因为这样说并不改变下雪的事实。

当然,就算父母说“太好了,又下雪了。”也不能使雪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宝宝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雪了!冬天就该有冬天的样子,减少传染病,还使城市更干净,更美丽。”

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宝宝,让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乐观的心情。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性格

美国有一对兄弟,一个非常乐观,一个却出奇的悲观。他们的父母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

有一天,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过了一个小时,他们的父母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哭泣。原来,他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父母会责骂自己。

当父母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却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母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因为他乐观、努力、心中有爱,他天天快乐地生活、努力地工作,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到最后当上了美国总统。

抓住培养乐观性格的最佳时期

心理专家研究表明:4岁是培养宝宝乐观品质的最佳时期。虽然4岁是宝宝发展乐观品质的关键年龄,但这并不意味着到了4岁,宝宝就一定会具备乐观的性格,这和宝宝是否具备延迟满足能力密切相关。把握好延迟满足的时间,是培养宝宝乐观性格的关键策略。

延迟满足宝宝的需要

延迟满足是人们为了长远利益而延缓目前需要,在困难面前克制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行为表现。除了一些特殊状况需要即时满足以外,一般情况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办法,培养宝宝的乐观品质。

当宝宝大声让父母做某件事的时候,父母可以先答应,但并不马上过来,等一会儿再过来。这时,明明知道宝宝想要什么,但还要问问什么事儿,等宝宝说清楚了,再和宝宝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宝宝的忍耐心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逐步增强了,使宝宝对克服困难有了乐观的态度。

为宝宝设个“出气角落”

宝宝和大人一样,也有脾气、也会发脾气,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一个专门的区域,作为全家人发泄消极情绪的场所。“出气角落”的环境要尽量布置得舒适、温馨,可以是一个宽大的旧沙发,最好能有一个帘子,方便与其他空间隔离开。也可以为宝宝放些旧的白纸、小杠铃、图书、毛绒玩具、画笔等,让宝宝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泄方式,例如,做点运动、阅读喜欢的书籍、拍打毛绒玩具、画画等。

父母要和宝宝一同约定,不管当时心里有多生气,都不可以随意发作,更不能迁怒别人。首先要做几个深吸,把气愤、难过等消极情绪舒缓下来,接着参与到其他活动、游戏或工作中去。如果是从外面回到家仍觉得很难过,完全可以一头扎进“出气角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宣泄“消极情绪”。

当宝宝在“出气角落”宣泄消极情绪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打扰宝宝,除非宝宝觉得有人陪他聊天更好。当宝宝自愿从“出气角落”出来的时候,父母将会看到一张笑逐颜开、神清气爽的可爱宝宝。宝宝还会主动分享反省的体会与心得,寻求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亲子心经

当宝宝不开心的时候,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给宝宝恰当的鼓励或拥抱,并且告诉宝宝“你是最棒的”,宝宝就能逐渐克服消极的内心感受,坦然而从容地面对不开心的事物。这就是情绪的相互补偿起了作用,将有力的积极情绪与较弱的消极情绪配对,缓冲消极情绪发作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