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36

第36章 让宝宝从吃苦走向自强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现在的宝宝特别是城市宝宝,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几乎与吃苦无缘。但是在人生中,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很难做到自强,更不要说成功了。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常说,艰苦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让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宝宝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让宝宝学会自强,学会为成功努力奋斗。

家长不要怕宝宝吃苦

很多家长都很害怕宝宝吃苦,为了不让宝宝吃苦,家长吃多大的苦都是心甘情愿的。其实这种心态是剥夺了宝宝进行吃苦锻炼的机会。没有经过吃苦锻炼的宝宝永远不会懂得生活的艰辛。宝宝缺乏吃苦的锻炼,就相当于将来失去了一种生存必备的能力。家长的这种做法,表面上是疼爱宝宝,实际上是害了宝宝。因此,父母对于让宝宝吃苦这件事,首先要端正态度,注重培养宝宝吃苦耐劳的精神。

宝宝怕吃苦怎么办

家住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特别不能吃苦。

婷婷今年5岁了,五官很漂亮,小小年纪气质很好,身材虽比同龄人矮小,但体形很优美。她从小喜欢跳舞,跟随音乐踏出的舞步充满了韵味。

婷婷3岁半时,对钢琴有了兴趣,爱在家里的电子琴上敲敲打打的,是她主动提出学琴的。可钢琴课才上了七八次,她就退缩了,因为“钢琴太硬了,手指头很痛。”当时她妈妈想她还小,手也太小了,等她大一点再学吧。就放弃了。

在她4岁的时候,妈妈给她在幼儿园的舞蹈兴趣班报了名,一星期学一小时。可她才学了两三个月,就不肯再去了,因为“腿压了很痛啊。”于是又放弃了。

前几天一个舞蹈学校来幼儿园物色跳舞的好苗子,在众多小朋友中选中了婷婷和另一个孩子。可婷婷死活不肯参加,她说:“我只喜欢画画,我不跳舞。”我们说了一大堆跳舞的好处,可她反而哭起来了。哭时说漏了嘴,还是因为怕疼,不出我们所料。

有一次,妈妈给她讲故事,故事书里的巴豆和嘟嘟在秋天的树林里扫树叶,妈妈在讲故事的时候也发挥了一下,问小家伙愿不愿意也拿把扫帚和他们一起来扫秋天的树叶,小家伙回答妈妈:“扫地的话,我的手要起泡的。”有时候妈妈让她收拾好玩具,弄干净地板,她却说奶奶会打扫的。

让宝宝学会吃苦

很多父母都为自己宝宝害怕吃苦而苦恼不已,其实,想要培养宝宝吃苦耐劳精神的方法很多,关键是父母要在生活中,留意一些让宝宝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

父母和宝宝一起吃苦

宝宝吃苦锻炼的机会比较少,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晨跑、打球、爬山、游泳等,既可以增加与宝宝沟通的机会,也可以让宝宝得到充分的吃苦锻炼。

让吃苦成为一种稳定的品质

父母要让吃苦耐劳变成宝宝一种稳定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要抓住点滴细节,不在任何一件小事上让步。让宝宝把吃苦精神看做是自己身上的优点,还可以配合一些通俗浅显的故事,让宝宝得到非常生动的认识。

设置一些小吃苦的情景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多为宝宝设置一些小的障碍,让宝宝去面对和解决。父母要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摆放玩具、擦桌子等,可以设置一些精神奖励,调动宝宝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宝宝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农村生活体验、卖报纸、和农村孩子交朋友、夏令营等,培养宝宝吃苦的精神。

亲子心经

让宝宝学吃苦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具有危险隐患的事情不要让宝宝去做,要针对宝宝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想要宝宝多吃苦,首先是家长不怕苦,还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宝宝才能具有吃苦精神,在生活中养成自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