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44

第44章 看看国外宝宝的自立教育

在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爸爸妈妈们普遍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国外是如何教育宝宝自立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引以为鉴。

美国宝宝的自立教育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宝宝具有开拓精神,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爸爸妈妈们从宝宝很小的时候起,就会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常常让宝宝自己动手修理、装配一些劳动工具,或者自己装配摩托车,鼓励宝宝到外面去参加一些劳动。就算是富豪的宝宝,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在逆境中塑造宝宝的独立性,培养宝宝的抗挫折能力。在美国,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就要开始试着独自喝水喝奶,一岁多的宝宝基本已经开始自己进食,两到三岁的宝宝便已独居一室。平时在大街上也很少能看到抱着宝宝走路的美国爸爸妈妈,他们主张宝宝要尽早地独立行走。如果宝宝不小心摔倒了,他的爸爸妈妈一定是一声不吭地等在那里,而宝宝也会习以为常地、一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走路。

美国的爸爸妈妈们还主张从小就教宝宝做家务,并把每周宝宝要做的家务劳动内容张贴出来。他们也经常把一些特定任务指定给宝宝去干,并且规定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美国人在家庭教育中,对宝宝的鼓励多于保护,对宝宝的引导多于灌输。他们要求宝宝从小就掌握能够脱离父母独自生活的能力。

日本很重视宝宝的自立教育

日本的家庭从小就很重视培养宝宝自主、自立的精神。当宝宝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向他们灌输一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大部分的家庭都要求宝宝要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洗菜做饭,刷碗筷。日本的爸爸妈妈经常让宝宝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宝宝自己去买东西等等。而在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无论多么小的宝宝,都无一例外地要背一个小背包。如果你会忍不住问为什么?日本爸爸妈妈们会对你说:“那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让自己去带。”在日本,宝宝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在那里,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宝宝腿冻得都发紫了,爸爸妈妈们并不“心疼”,而是支持和鼓励宝宝继续那样做。

日本宝宝的自立生活

在日本教育宝宝的理念里,有一句流传很久远的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许多日本的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宝宝学好功课的同时,经常要求宝宝们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让宝宝自己到外面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或者帮助爸爸妈妈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难题。在日本的宝宝们中,勤工俭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宝宝们经常靠自己在饭店里端盘子、洗碗和在商店里理货、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以换取自己的学费。在宝宝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经常地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走到哪里,都不要给别人增添麻烦。”

来自瑞士宝宝的自立教育

在瑞士,爸爸妈妈们为了不让宝宝成为无能之辈,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宝宝星期天的时候就要去一些有教养的家庭当小佣人,在平时也是上午做工,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的劳动能力,培养宝宝的自立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宝宝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宝宝通常被爸爸妈妈们安排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亲子心经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爸爸妈妈们,大多数都比较重视对宝宝独立性的培养,他们往往对宝宝只进行生活上的指点和引导,并且经常鼓励宝宝自己去思考、去实践,自己去大自然或社会中领略知识、增长才干,自己慢慢地去建立自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