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61

第61章 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

斯特娜夫人说过:“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须尽早让孩子对工作、劳动感兴趣。”从小培养宝宝热爱劳动,对宝宝的成长有很多的好处。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做事能力,也能让宝宝体会到别人劳动辛苦,从而懂得勤俭节约,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很多的爸爸妈妈们觉得宝宝还小,怕宝宝苦着、累着,所以总是把一些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也有爸爸妈妈们觉得宝宝不会劳动,只会把事情越做越糟,所以让宝宝远离劳动的地方。还有一些爸爸妈妈只注重宝宝的学习,不想占用宝宝学习的宝贵时间。可是,不让宝宝劳动并不会给宝宝带来真正的好处,反而容易让宝宝渐渐失去劳动的意识,不爱劳动,变得越来越懒惰。其实,对于宝宝们来说,劳动实践是他们学习知识和认知周围社会的重要途径。宝宝日常的家务劳动正是他们难得的锻炼自己能力的学习机会。经常鼓励宝宝劳动,可以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享受真正的生活,既可以让宝宝放松身心,也培养了宝宝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也帮助宝宝走入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与艰辛,然后慢慢学会勤俭节约。

也有很多爸爸妈妈们总是不满于宝宝的懒惰,一直在想办法试图帮助宝宝纠正这一习惯。但是,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一味地去说教是毫无意义的。想要培养宝宝从小爱劳动的习惯,爸爸妈妈们就要让宝宝去亲自体验,然后慢慢形成习惯。劳动能够提升宝宝的生活能力,促使宝宝在生活上独立,还有助于他们学会积极地去面对挫折。当宝宝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劳动中的时候,他们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

端正宝宝对劳动的态度

爸爸妈妈们要端正自己对宝宝劳动的态度。不论家里只有独生宝宝还是多生宝宝,也不管家里的经济优厚或困难,爸爸妈妈们都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让宝宝从小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养成尽量不依赖别人,自己劳动完成事情的好习惯。爸爸妈妈们不要对宝宝过于溺爱,要重视宝宝做家务劳动,要适时对宝宝们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劳动的认识,让宝宝渐渐喜欢上劳动,知道劳动最光荣。

别心疼,让宝宝干活

我们都应该知道,让宝宝做家务劳动其实并不是为了替爸爸妈妈们分担什么,而是为了培养宝宝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爸爸妈妈们要放开双手,让宝宝自己去实践和探索,不要总是因为宝宝做不好,就选择一手包办。爸爸妈妈们要把真正锻炼的机会还给宝宝。长期心疼宝宝,不给宝宝劳动的机会,宝宝就会渐渐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这将严重阻碍宝宝以后的成长。当爸爸妈妈们放手时,宝宝就会发现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太多,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树立通过劳动实现进取的意识。

东东爱劳动

五岁半的东东从小就没有劳动的意识,他的事情一直都是由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包办的。在幼儿园里,连班级交代的劳动任务都完成不了,甚至连简单的扫地他都不会。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取笑他,这让东东变得越来越自卑。老师发现了东东的问题,就和他的爸爸妈妈进行了沟通。东东的爸爸妈妈才意识到宝宝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那以后,东东的爸爸妈妈鼓励东东在家里帮忙收拾碗碟,每次吃完饭后,爸爸妈妈都会指导东东把碗筷收拾好,然后端到厨房。然后,开始教东东擦桌子、洗碗。刚开始时,东东很不习惯,总是东一下,西一下。为了培养东东劳动的积极性,每次爸爸妈妈都会表扬东东做得好,有进步。有时候还会给东东一些奖励,目的是激发宝宝的劳动情趣。渐渐的,东东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再后来,他能做更多的事情了。对于班级交代的劳动,东东也能得心应手地去完成了,东东的快速转变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对他刮目相看。东东也渐渐改善了自己的自卑心理,变得开朗起来了。

培养宝宝劳动的兴趣

很多宝宝不喜欢劳动,在他们眼里,劳动是很疲惫的体力活,没有什么意思。面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们可以把家务劳动与趣味游戏相结合。比如可以和宝宝比赛擦桌子,看谁擦得干净等。当然,劳动内容一定要适合宝宝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应该以宝宝的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注意不要太长,否则会让宝宝产生疲惫感,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亲子心经

爸爸妈妈们在开始劳动前,要让宝宝明确他的劳动目标,如果分工不明确,宝宝就很可能会偷懒。有的宝宝干活时总是笨手笨脚,做不好事情,但是爸爸妈妈要允许宝宝犯错。宝宝做的不好时要多鼓励而不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