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北京的传说
15087900000054

第54章 马格拉庙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开始独尊儒术,到白马驮经建寺开始的佛教,再到汉魏两晋开始的本土道教,分分合合,宗教逐渐影响了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道观庙宇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出现。北京城更是经历了元朝的藏传佛教,明朝的本土道教,清朝的萨满教和佛教的洗礼,出现了众多的道观庙宇。旧时出于知识的贫乏,人们对因果轮回的好奇,再加上寺庙整日香烟缭绕,于是人们就在口口相传中有意无意地编制出众多的故事来增加神秘的色彩。

北京城里磁器库有一座庙宇,叫马格拉庙。屋顶双飞檐,外表美观大方。

听说当年修这座庙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呢。那时候,工人做活有工头,工头叫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修这座庙时,有一个木工头领着四五十口子木匠,专门管做梁、柱、檐椽。在做檐椽时,总管工交代每根檐椽要长三尺五寸四,工头一时疏忽,记错了数号,回来却向木匠们说成檐椽每根长三尺四寸五。木匠们一则也不管他错不错,二则也没想到会有错,也就稀里哗啦地做开了。

就在这当天,大伙儿刚吃完饭,干活地上来了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弓腰驼背,背着一个破家什口袋。一进门就说:“把我留下做两天活吧,好挣碗饭吃。”有的人见他这么大的年纪,骨瘦如柴,再看他那几件没刃的斧子,缺齿的锯,就没好脸地说:“活倒是有,就怕没有适合你干的!”老头说:“诸位有了饭吃,能看着我挨饿吗!”大伙儿见他不肯离开,就说:“那你就自己找活干吧!”老头子被留下以后,过午就和大伙儿一起干活,只见他东遛遛,西逛逛;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老半天也没见他干出一件什么活儿来。

吃晚饭的时候,老头没去拿窝窝头,光盛了一碗汤,端起来就喝。没喝两口,就跑到厨房里抓了把盐放在汤里,有个厨师看见了,就问他:“为什么随便拿这么多盐往汤里放?”老头很不高兴地说:“盐短不够咸,所以要加盐!”别的人本来就有点讨厌他,又见他这么事多,更不高兴。心想:你就凑合着喝吧,什么咸不咸淡不淡的!别人没再说,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老头不见了,大家都挺纳闷。正要干活时,就见有人来告诉说:“昨天做的檐椽都不能用,别再忙着做了。”有人问:“为什么?”来的人说:“檐短了,昨天工头把三尺五寸四记成了三尺四寸五,整差九分哩!”这个人不说便罢,一说出“檐短了”这三个字,倒惊动了大家伙儿。“什么?檐短了!昨天那个老头不也是喊着‘盐短了,要加盐’吗?”一个高个子的木匠说。“对!昨天那个老头是这么说来着,咱们还不高兴哩!我看,老头一定不是常人!”另外一个不爱说话的老年人很严肃地说了句。大伙儿又一想,这老头今天一早就去向不明!就议论起来,最后都说:“这一定是祖师爷鲁班指点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