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敏锐的观察能力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培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应该了解孩子观察的特点:观察的粗略性、观察的兴趣性及观察的盲目性等,即观察时不仔细,容易丢三落四;孩子的兴趣与观察效果有紧密的联系;观察没有明确目的,比较被动盲目。
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
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容易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特别是符合孩子需求的东西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有利于激发观察兴趣的环境,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单调的环境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固定的静止不动的物体,不如活动的物体或动物更能引起孩子的观察兴趣。如果让孩子观察盆景,不到1分钟他就可能会表现出厌烦情绪,而若观察金鱼,则可以持续5~6分钟。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并形成他们喜欢观察、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所以家长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孩子去观察。
@@@二、提出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
当孩子表现出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后,父母应教会孩子如何观察。不论孩子观察什么,父母应提出一定的观察要求。例如:带孩子上公园,应该告诉孩子要观察的内容和要求,以使孩子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同时,要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在指导孩子具体观察某一事物时,应教会孩子有顺序地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主要的明显特征到次要特征进行观察。孩子观察结束后,可以让他说说观察到的现象,这样既加深了孩子的认识,同时又锻炼了孩子有条理的叙述事情的表达能力。
@@@三、要为孩子创设观察的条件
日常生活中可提供给孩子观察的东西是很多的,如日月星辰、风雪雷电、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家长应注意选择孩子能理解的事物,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思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另外,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些观察的条件,如:种一些花草、养一些金鱼、鸟、蚕之类的小动物,也给孩子带来观察的兴趣。只有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他的观察能力才会不断地得到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会使孩子的观察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