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影响一生的保健计划
15096200000024

第24章 一、没有无须运动的人

(一)缺乏运动,让你身心受累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多做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不二法门,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世界越来越重视休闲生活,各式的休闲健身中心也纷纷成立,但还是有许多人懒得运动。

人的一生,谁都离不开运动。只有当人类具备了强健的体魄,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享受人生的丰富多彩。

现代社会,生存条件大大改善,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居住条件冬暖夏凉,出行以车代步,繁重的体力劳动由机器取代。可以说,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这些现代文明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很多疾病都是因为不运动造成的。很多人是出入有车,一天到晚,长时间坐着。一方面很容易形成脊柱侧曲或驼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导致消化不良和痔疮等疾病。更严重的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骨质疏松等这些慢性病,也无一不与缺乏运动密切相关。

根据新华社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由于缺乏体力活动,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亡。缺乏体力活动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缺乏体力活动增加了高血压、血脂紊乱、骨质疏松、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的危险。

在美国,肥胖每年导致30万人死亡,这个数量仅次于吸烟引起的死亡人数。西太平洋的一些岛屿国家肥胖的发病率特别高。在我国,预计在下一个10年中将有2亿人发生肥胖。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如果平时不能专门拿出时间锻炼,那就以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比如,每天尽量以步代车,到远一点的地方买东西,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工作间歇适当运动,多做家务等。

(二)运动的人最快乐

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在周围的朋友中观察一下,你会发现,那些平时情绪稳定、乐观开朗的人,看起来更年轻、健康;而那些整天愁眉苦脸的人往往是未老先衰。早在几千年之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压抑的情绪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悲哀忧伤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之大。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恐惧、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精神紧张、忧郁、焦躁等不良情绪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直接或间接引发诸多疾病。

情绪烦恼是一种难以释放的负性能量,有节律的运动可以把这样的能量通过汗水释放出去。大多数沮丧者是因为缺乏运动,而有氧运动,除了活动肌肉外,也能加强心、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将原本应该有而缺少的东西放回到生命中。同时,运动还能分散注意力,转移对压力的关注,让我们可怜的心智获得喘息,使运动者注意到身体新的感受,忽略原本因沮丧引起的不适。研究还表明,沮丧的原因是脑神经元中缺乏副肾髓质以外组织分泌出的激素,跑步时,该激素增加,运动后,分泌量还能增高,所以能消除人的沮丧心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迅速消除紧张和忧郁并产生一种自然的欢愉感觉。

现实生活中若真遇上不称心的事,不妨放开跑一跑,因为这样的确能够消除人的郁闷心理。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经常运动,保持精神舒畅,精力充沛,从而增加应付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难的能力。

不少慢性疾病患者常因病魔缠身而郁郁寡欢,整天疑虑重重,往往药物又难以奏效,如果经常主动参加一些娱乐性运动对他们的身体康复极有帮助。因为运动可以使他们增强自尊心和意志力,消除沮丧和悲观情绪。运动的另一功效是能调动人体的免疫机制和提高抗病能力,这对促进疾病痊愈和体质康复都是有益处的。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少年常运动,可减少暴戾及吸毒倾向;中年人常运动,可青春常驻;上了年纪的人多运动,可保持关节灵活、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加耐力以及减少摔跤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