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影响一生的保健计划
15096200000003

第3章 二、你所关心的营养话题

(一)母乳:婴儿的黄金食品

人类婴儿像一般哺乳动物的幼儿一样,在其初生后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母体授乳,以后才能从混合食物中摄取养分。虽然科学在不断进步,让我们有许多品牌的配方奶粉可选择,但是不管这些婴儿配方奶粉如何研究发展,都比不上经过亿万次临床实验,透过演化程序持续改良的母乳。对婴儿来说,母乳的各种营养素都配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对于妈妈,也有说不尽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吃母乳的婴儿在身心健康及智力发展方面都比较好。母乳的好处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1.母乳——婴儿最好的食物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的各种营养素不但配得刚刚好,而且非常容易吸收。婴儿的肠胃消化和肾脏排泄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无法承受过量的蛋白质与矿物质。虽然母乳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不如牛奶,但是却能调和成利于吸收的比例,使婴儿能够吸收全面的营养,却不会增加消化及排泄的负担。

母乳也有良好的脂肪酸比例,不但容易吸收,也含有足够的必需脂肪酸供给婴儿维持正常的发育。母乳中还有足够的DHA与乳糖物质,它们就是让大脑发育,有益于婴儿智力的物质。新加坡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长大的儿童,以后患近视的几率要比那些非母乳喂养的儿童低大约50%。

婴儿配方奶粉以母乳为范本,尽可能地模仿出像母乳的配方,但是不管怎样模仿,有些东西就是模仿不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多种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及抗发炎因子与免疫调节因子等。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因此能保证婴儿少得疾病。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小,且能预防过敏。有研究指出,吃母乳的婴儿以后发生儿童糖尿病和儿童癌症的机会降低。对于婴儿的免疫机能最重要的是产后2~3天分泌的初乳,母亲应尽可能地哺育给婴儿。

2.母乳喂养对妈妈的好处

母乳喂养对于妈妈自己也受益无穷,让妈妈们远离乳腺癌等疾病。尽管母乳喂养看上去是母亲付出巨大的精力与时间,其实这些付出在哺乳的当时,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甚至在久远的未来,母亲都会得到难以估量的回报。

母乳对妈妈也有不尽的好处。母乳哺育可以促使子宫的收缩,并有效地消耗怀孕时累积的脂肪,可以促使身材的恢复,并避免产后肥胖。哺乳期间,排卵会暂停,也可以达到自然避孕的效果。研究指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与从未哺乳的妇女相比,哺乳期超过25个月的妈妈们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减少三分之一。

3.母乳和婴儿的心理

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的人格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哺乳可以帮助母亲做一个好妈妈。哺乳是母亲理解和满足宝宝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一位有经验的妈妈说:“喂奶是学习当一个好妈妈的自学工具。”

哺乳过程中,婴儿和母亲有皮肤对皮肤、眼对眼的接触,满足了婴儿对于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心理学界也早已证实,婴儿期被抱得较多的婴儿,长大了反而不会乱哭,也更能独立。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哺乳期的妈妈,要多吃一些稀汁类,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有一定增乳作用。哺乳期间还应忌食生冷、辛辣及酒类。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情绪不良可导致泌乳减少,甚至乳汁不下,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二)健康喝水,喝健康水

真正有效地喝水才能让身体真正有效地吸收水分,下面告诉你如何让你的身体在一天之内充足有效地补充水分。

1.一口气喝完一杯水

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是指一口气(或一次量)将一整杯水(200~250毫升)喝完为止,而不是随便喝两口便算,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使用。当然,所谓一次量饮水并非一定要一口气喝完。人感到渴的时候再喝水是不对的,说明体内细胞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了,才会产生口渴的感觉。

2.饮用水的质量

饮水要饮好水,尽量避免经常喝蒸馏水(一般蒸馏水的水性太酸,容易伤害身体,对肾脏较弱的人士则更为不利),可选择优质的矿泉水。如可以的话,饮用碱性水对人体最有利。否则,在家用滤水器过滤后煮沸再喝也可以。

要饮暖水,在夏天里,很多人都会选择饮冰水,其实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饮暖开水更为有益,这更有助于身体吸收。

3.饮水的方法

空腹饮水当然好,饮水随时都可以,但口渴时才饮用往往只能解渴,未能济事。有效的饮水方法是在空腹时饮用,水会直接从消化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吃饱后才饮水,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饮水。

4.喝水时间表

6:30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250毫升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

8:30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总是特别紧凑,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别急着泡咖啡,给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在冷气房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得趁起身动动的时候,再给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2:50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

15:00以一杯健康矿泉水代替午茶与咖啡等提神饮料吧!能够提神醒脑。

17:30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待会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时再喝上一杯水!今天已摄取2000毫升水量了。不过别一口气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间影响睡眠质量。

5.喝暖水

很多人都会选择饮冷水,尤其是炎炎夏日,还特意在水中加冰饮用。其实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饮暖开水更为有益,一般建议喝30℃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自来水是普通的江湖水在送入自来水厂后,经过氯化处理,以清除微生物等杂质后得来的。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相互作用,会形成卤代烃、氯仿等有毒的致癌化合物。如果继续沸腾,持续3分钟后,卤代烃和氯仿含量可分别降至安全饮用水的国家标准。因此,烧开水需沸3分钟。

(三)不要亲手“扼杀”了牛奶的营养

牛奶是营养成分齐全、容易消化吸收的一种较好的天然食物。如今,喜欢喝牛奶的人日益增多,牛奶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最佳营养食品。不过,如果饮用不当,便容易导致营养成分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1.牛奶不宜高温久煮

牛奶久煮会使其营养价值降低。当加温达100℃左右时,牛奶的色、香、味就会发生变化,还易造成赖氨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因此,加热牛奶以刚沸为度,新鲜牛奶只需加热至70℃~90℃即可离火。如果是婴儿食用,可用温火再煮2分钟左右。

2.牛奶不宜冰冻保存后食用

有些人图方便,一次买上够一星期食用的袋装鲜牛奶,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冻起来,随喝随取。这样做并不科学。牛奶冷藏若低于3℃,甚至冷冻成冰后,牛奶中的脂肪以及蛋白质会发生变化,出现凝固沉淀物,脂肪粒会浮在牛奶中,营养价值大减!

3.牛奶中不宜加钙粉

牛奶所含的天然钙是人体最易吸收的,吸收率高达60%,另外添加的化学钙,人体吸收率只有30%~40%。此外,人为添加钙过量的话,还可能增加患结石的风险,因此不主张在牛奶里再添加钙。

4.牛奶不宜与酸性水果、含酸饮料同时食用

有不少人习惯在饮牛奶后或同时吃一些酸性水果、饮料,经试验表明,这种饮用方法不科学。因为酸性水果及一些饮料中含有较多的果酸及维生素C,当牛奶与其同时食用时,奶中某些蛋白质遇到这些弱酸性饮料会形成凝块,既不利于消化,又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饮牛奶时不要吃酸性水果或饮料,饮用一小时后再吃这些食物为宜。

5.牛奶不宜与糖共煮

在煮牛奶时,有很多人习惯不待奶烧开就加糖,认为这样可使糖融化得快。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在与糖共煮时,牛奶蛋白质中所含的赖氨酸与糖中的果糖在高温下会生成一种有毒物质——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还有害健康。如果要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开离火后再加糖,而且糖不宜加得过多。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牛奶有很好的镇定、安神作用,晚上喝可以帮助睡眠,因此有人提出早上并不是喝牛奶的最佳时间,应该临睡前喝,喝的时候最好配上几块饼干。

(四)食物是分酸碱性的

大家都知道酸碱平衡的原理,其实我们的身体也存在酸碱平衡问题。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可以自动调节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医学专家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而根据统计,中国有70%的人具有酸性体质。据研究,导致酸性体质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污染、不正常生活及饮食习惯等,但最主要还是因为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造成体内油脂堆积。

大量摄入这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使人体内产生过量的酸性物质,当这些酸性物质的含量超过人体调节能力时,人体的内环境就开始恶化,便出现了极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注意饮食的酸碱调节,你可以在平衡中寻得健康,可以免去了吃药之苦。

“橘子是酸酸的,为什么它是碱性食物?”食物的酸碱,并不是凭口感,而是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如果食物代谢后所产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离子等离子比较多,就容易在体内形成酸,而产生酸性反应。如果产生的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较多,就容易在体内产生较多的碱,形成碱性反应。这和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有关。一般说来,含有硫、磷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是酸性食物;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为碱性食物。食物的酸碱程度可以经由实验测定。简单地说,就是将食物干燥烧成灰以后,用酸碱滴定中和可得知。

1.酸性食物

一般的五谷杂粮、豆类与蛋类、肉类等所含的硫、磷多过钾、钙、镁,所以被称为酸性食物。动物性食品中,除牛奶外,多半是酸性食品。至于汽水,因为在制造过程中会加入磷,所以是酸性食物。李子照例说应该是碱性食物,植物性食品中,很多为碱性食物,但李子所含的有机酸人体不能代谢,因此会留在体内发生酸性反应。

2.碱性食物

蔬菜水果中的钾、钙、镁多过硫、磷,所以被称为碱性食物。牛奶含有丰富的磷,但是钙质更多,因此是碱性食物。植物性食品中,除五谷杂粮、豆类外,多半为碱性食品。橘子或柠檬则不同,它们含的有机酸人体可以新陈代谢,因此也是碱性食品。

3.中性食品

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在人体内解离的氯离子及钠离子一样多,刚好酸碱平衡,所以是中性食物。糖、油、醋、茶等食物所含的矿物质含量甚微,因此可视为中性食物。

4.酸碱要平衡

虽然食物的酸碱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无论是吃得过酸还是过碱,代表的都是一种营养不均衡,久了对健康就会造成伤害。如果酸性食物吃得太多,吃些碱性食物平衡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矫枉过正。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只有不同的荤素食物互相搭配,不偏食、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才能防止身体酸碱失调,使血液保持弱碱性。在摄入酸性食物较多之时(如节假日),要适当补充偏碱性食物进行中和,预防疾病的发作,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