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15096400000019

第19章 002 不要只做上司让你做的事,更要做你应该做的事

英国思想家赛克斯是这样描述成功的:“成功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成功不是做你不应该做的事。”这里面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你喜欢的事情和你不喜欢的事情。人人都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令你感觉很快乐;但是,并不是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你想做的,换句话说,你无法做到为所欲为。所以尽管有些事情你不喜欢,但为了成功,为了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也必须做。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聪明的员工,不要只做上司让你做的事情,更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做上司让你做的事情,按时完成上司对你布置的任务,你只能成为一个听话的员工,但你仅仅停留在合格阶段。老板更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不仅要听话,有思想有创造力,最主要的是能够为公司带来价值。

老李是出版社的编辑,已经在出版社干了十年。十年的勤勤恳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让老李感到无奈与沮丧的是,当初与他一起进来的小刘现在已经是总编助理了,而他依然是一个最普通、待遇最低的文字编辑。

老李很纳闷,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作为文字编辑,我看的稿子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每次领导布置的任务都按时完成,从来没有挨过领导的批,也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领导的事情,为什么就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呢?

尽管老李满肚子的抱怨,但也只能够压在心底。

这一天,出版社社长把老李叫进了办公室。老李从来没有和社长正面交谈过,他想这一次肯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了。在走进办公室的那一瞬老李还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升职了。

社长先说了一番无关痛痒的话,对老李的勤勤恳恳夸赞了一番,最后切入正题。社长说:“老李,由于社里近年来效益不好,经过社里研究决定,将辞退部分员工。为增加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社里打算把部分编辑工作承包给一个公司。所以,你……”

后面的话社长不说老李也明白了,社里将要辞退他。

这无疑对上有老下有小的老李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老李再也忍不住了,语气生硬地问社长为什么要辞退他。

社长这时候也说了实话,他说:“老李,虽然你按时完成了社里规定的任务,但那些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人都可以取代你的位置。换句话说,你在社里所处的位置是可有可无的。你无法为社里创造效益,在社里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老李哑口无言。

老李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员工在公司的位置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那么他被公司炒掉的危险性就很大。因为任何一个公司都不需要摆设和花瓶,如果你不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那么公司只好请你出局。试想一下,你在公司所做的工作人人都能够替代,公司还要你做什么呢?如果你不想被老板炒掉,那么你就应该让你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变得不可替代,也就是说要让公司觉得你很重要,公司离不开你。怎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答案就是:不要只做上司让你做的事,更要做你应该做的事。

上面的例子中,与老李一起进出版社的小刘为什么能够得到领导的重任?让我们来看看小刘的表现。

小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敢想敢干,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小刘进来的时候和老李一样,主要任务就是看稿子,但小刘不像老李那样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社里布置的任务,他总是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两天完成社里布置的任务,并且还会恰当地对稿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如何宣传推广什么的。此外,小刘敢于打破职责所限,在看稿子之余,自己还策划一些选题,尽管绝大多数的选题被领导否决了,他也不气馁。终于有一次,他的一个选题得到社里一致肯定,这个选题做出来后马上成为了,销书。这以后,小刘被提拔为策划编辑。社里规定策划编辑每个月要自己策划三个选题,小刘就策划五到六个选题。他总会提前完成任务,留给领导一些思考的时间。他总会在完成社里布置的任务的前提下,给自己加一些任务。就这样,小刘策划的选题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每一个选题都给社里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年后,小刘就被提拔为总编助理了。

这就是小刘与老李的不同,老李只做领导布置的任务,而小刘不仅做领导让他做的事情,还做他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在一次员工培训课上,一位总裁问台下的听课人:

“现在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做什么,你想做什么。第二个问题,你能做什么。第三个问题,你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安排这三个问题,或者说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有的人说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人说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有的人说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人的答案让总裁满意。

最后一个人站起来说:“如果是我的话,我首先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为了生存,我没得选择。但我能够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我所喜欢的事情和我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第二步会选择作我应该的做的事情,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为成功做好准备。成功后,如果我所做的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我就会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这时候我不必为生存发愁,不必为成功苦恼,我已经具备条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最后一个人的回答获得了学员们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