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5096500000096

第96章 六腑之三焦:主通行三气,经五脏六腑

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三焦可使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三焦的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人的气化。《难经·六十六难》指出:“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素问·灵兰秘典论》还这样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也可以使全身的水道通畅,所以把它又称为“决渎之官”。人体中的水液之所以能够正常地排泄,这与三焦的气化作用是分不开的。

关于三焦,由于某些具体的概念不够明确,从《难经》提出“有名无形”后,引起后世的争议,但是人们对三焦的生理功能的认识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三焦的认识,不能只是拘泥于它是哪个实质性器官和指某个实际部分,而是在于研究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1.上焦

上焦为横膈以上,包括心肺、胸、头面部及上肢。《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关于上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上焦如雾”。也就是说,上焦心肺敷布气血,就像雾露弥漫的样子,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2.中焦如沤

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中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实际上包括了整个脾胃的运化功能,《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所谓“如沤(浸泡的意思)”,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

3.下焦如渎

下焦是指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等。但由于肝肾同源,肝肾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又将肝肾都归属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沟渠的意思)”,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的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

三焦总的功能为:

1.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难经》中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难经》又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这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进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所以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2.运行水谷

《素问》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也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3.运行水液

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速度,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直接受三焦的管理,如果三焦不通,必然是疾病丛生。如何保养三焦呢?中医认为,亥时三焦通百脉,亥时(2l点~23点)。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就会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亥时睡觉。只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气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涂脂抹粉的越来越多。因此,亥时照顾好你的三焦对于平衡阴阳具有重要的意义。平时生活中,我们如何来照顾好自己的三焦呢?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照顾自己的三焦。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味甘、寒,可利三焦。《本草纲目》指出豆芽能“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但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具体做法:取绿豆芽250克,去杂质,洗净,与平时炒菜一样。此菜可解热毒,利三焦。对于热毒疮疡,小便赤热不利等症有良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