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帝王家史,大概只有独孤皇后享受了“一夫一妻”制的待遇吧。“孤家”配“寡人”,也真可谓绝配!我们必须承认,身为一个女人,独孤氏最大的幸运便是嫁对了人,虽然谈不上“驭夫有术”,可还是很成功地“管住”了她的男人。难得的是,她没有用政治的手腕(或阳谋,或阴谋)来处理夫妻关系,只是以女性的本能,娇蛮地爱着她的男人。更难得的是,身为帝王的杨坚,竟容得了她,而且是一辈子。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独孤氏是隋文帝的老婆。独孤氏(553-602),名伽罗,祖籍云中(今大同),寄籍洛阳,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第七女。
她很有“旺夫运”,这可能与她显赫的家世有关。独孤氏的祖先来自漠北的鲜卑族,后随北魏拓跋氏入主中原,最终定居在中原境内。她的父亲独孤信“雅有奇谋大略”,曾助北周宇文泰开创霸业,因“功参性命,望实俱重”的军功得以加官晋爵,任北周大司马,并被封为河内公,与宇文泰等并列为府兵柱国大将军。除此之外,他还眼光如炬,选女婿非常准,七个闺女中,有三个做了皇后。大闺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老四嫁给另一柱国大将军李昺,生唐高祖李渊,后被追谥为元贞皇后;闺女里最小的,便是我们要讲的隋文帝的文献皇后。难怪《北史》、《周书》皆叹曰:“周隋及皇家,(独孤氏一门)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当初,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觉得将来必成大业,便特地将年仅14岁的小闺女许配给他。事实证明,杨坚娶对了老婆,独孤氏也没嫁错对象。后来,独孤氏给他生有一女五子。他们唯一的女儿杨丽华长大后嫁给周宣帝宇文赟,被立为“天元大皇后”。这样,独孤氏的姐姐是皇后,女儿又是皇后,真可谓“贵戚之盛,莫与之比”。
有一次,周宣帝宇文赟与杨皇后小两口吵架,皇帝本希望杨皇后服软认错,可杨丽华竟“进止详闲,辞色不挠”,搞得周宣帝很没面子,勃然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虽然当时杨坚功勋卓著,封为北周上柱国,掌握全国兵马,在朝中威望日重,但取代北周的时机还不成熟。若是皇帝一发威,杨氏不仅富贵堪忧,可能还会招来满门抄斩的大祸。独孤氏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得知消息,马上亲自入宫请罪,跪在殿前叩头不止,以至血流满面,终使得周宣帝收回成命,保住了杨皇后,也保住了杨氏一门的身家性命。
后来,周宣帝死,小皇帝宇文阐继位,年仅八岁。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总领百官,都督内外诸军事。当时,杨坚步步进逼,除了名号,无论威势还是形制都已经是皇帝的待遇了。可他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怕天下人说闲话。这时,又是独孤氏给杨坚送去一颗定心丸,她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她的意思是,都已经这样了,就别装了,赶紧坐上去吧。于是,杨坚终于废掉周静帝,自称皇帝,建立了隋王朝,而独孤氏也被封为皇后。由此可见,独孤皇后是一位很有见地、目光长远的女性。史书上说她“谦卑自守,柔顺恭孝,不失妇道”,是母仪天下的好典范。这大概是家里出的皇后太多,经验丰富的缘故吧。更难得的是,她生活俭朴,不好华丽,就是喜爱读书,识达古今,因此颇受隋文帝的敬重。
《隋书》上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情:突厥人向幽州总管推销一箱价值800万元的上品明珠,幽州总管就呈报独孤皇后,怂恿她买下。她婉言谢绝,说:“我不需要这些。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奖赏有功之士。”此举立刻传遍朝野,受到百官称赞。大家都觉得有此国母实乃大隋之幸,隋文帝也因此更加敬重和喜爱她。
独孤皇后公私分明,颇识大体。有一次,她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触犯王法,按律当斩。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上,有意放他一马。但独孤皇后却进谏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文帝闻此言,深为其动,遂将其按律处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另一件事,她的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受了皇后指责,便怀恨在心,曾以猫鬼巫蛊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皇后虽然也很恼火,可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她说:“如果独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他只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胆敢请求留他性命。”于是陀被免去死刑。
史书上说她每次给皇帝进言或谈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往往很合隋文帝的心意,也令众人敬服,宫里将她与文帝并称为“二圣”,由此可见她的威望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