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15101600000039

第39章 运动治疗痛风

痛风的症状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使血尿酸浓度过高,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多发于人体各部位,属于关节炎一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痛风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初期为血尿酸升高,不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称为高尿酸症期。第二阶段血尿酸持续性增高,通常是下半夜发作,脚踝关节或脚趾、手臂、手指关节处红肿、灼热发胀,伴有剧烈疼痛。疼痛之后,关节的炎症可消失,和正常人一样,但尿酸的结晶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持续下去可使关节变得肿胀僵硬、屈伸不利。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第三阶段是血尿酸浓度偏高,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疼痛发作会更加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几次急性发作以后,逐渐波及指、趾、腕、踝、膝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引起功能障碍。第四阶段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渐变大,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等,而使肾功能明显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不易逆转的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痛风的原因

痛风发病原因可总结为:食用高嘌呤成分的食品,身体未能将过量的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的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饱和点,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导致身体免疫功能出现过敏而造成炎症,引发痛风;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因素,也可引发痛风;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吸收水分,使血浓度增加,使得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功能出现问题而造成炎症,引发痛风。

痛风患者约一半左右会并发高血压症,最初患者除了血压增高外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常置之不理,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脑、眼底以及肾脏的毛细血管增厚变脆,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损害其他血管,引发脑血管病变导致中风,心脏受累会导致心肌梗死,肾脏损害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等。所以痛风患者也易合并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脑梗死、脑出血)。

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马铃薯、甘薯、茄子、卷心菜等。因为马铃薯和甘薯基本上不含嘌呤,所以痛风患者适宜常吃多吃;茄子不仅是一种碱性食物,同时几乎不含有嘌呤,有活血消肿、祛风通络、清热止痛的作用,适宜痛风患者食用;卷心菜是一种基本上不含嘌呤的蔬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具有排泄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因此,卷心菜也是痛风患者宜食之物。痛风患者需要注意,不能吃海鲜、蘑菇,少吃肉类,少饮酒,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多吃粗粮,精神愉快,多运动!

治疗痛风的运动处方

脚趾突发激痛无法行走,是痛风的前兆。虽然疼痛时进行药物治疗很有效,但做脚尖的屈伸运动,身体各关节的运动等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也是一个很有效并且安全省钱的防治痛风的方法。

(1)将一只脚前伸,屈膝站立,用手抓住另一脚脚尖部,进行缓慢的前后方向的屈伸运动5次,然后再将它拉直。换脚后同样的动作再做5次。

(2)将两手两脚的拇指第二关节处用力拿捏数次且每天至少喝2.500毫升的水。

(3)进行适当运动,不做剧烈运动,以免关节过劳。最好选择游泳、乒乓球之类的有氧运动,且运动后要补充大量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