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15101600000041

第41章 运动治疗贫血

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

贫血早期和常见的症状有乏力、易倦、头晕、头痛、耳鸣、心悸、气促,食欲缺乏、心率增快、免疫功能降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而皮肤苍白、面色无华是贫血最常见的客观体征。但凭皮肤颜色判断贫血常有误差,一般以睑结膜、口唇膜以及指甲的甲床颜色来判断较为可靠。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按贫血进展速度分为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为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的原因

据调查统计,50%的少女,20%的成年女性和40%的孕妇都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女性是贫血的高发群体,主要原因是女性的生理特点。青春期的女孩生长发育旺盛,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加上月经来潮,容易出现贫血;妊娠哺乳期的女性要供给胎儿营养物质,此时妊娠哺乳期的女性要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补充,否则贫血无法避免;中年女性受宫内节育环、子宫肌瘤等因素影响,月经量多,铁大量流失而发生缺铁性贫血。另外,许多女性为有美丽动人的身材而节食减肥,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

由于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和胃肠道消化功能不良,对造血物质的吸收大大降低,加之老人造血功能的减弱,就导致了老年贫血。健康的老年贫血,属于生理性的贫血,不必慌张,但不是老年贫血就要忽视,老年人出现贫血应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自己是否为“健康贫血”,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进行治疗。如果不是因重大疾病而引起的贫血,普通的运动都可以起到增强体质,进而达到预防贫血的作用,但运动要适量,过度运动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治疗贫血的运动处方

在改善贫血方面,通过多做有氧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使氧气更快速的到达全身,可缓解贫血引起的各种症状。

(1)长椅举重法。两手持重物,平躺在长条椅上,将两脚打开放在地上,两手伸直。一边吸气,一边将两手弯曲,放到胸部为止。然后一边吐气,一边将手伸直。反复做l0次,共3遍。

(2)合掌后,两手的指尖部分相对,指根部分互相摩擦,特别是中指和小指部分需用力挤压。连续做3分钟。

(3)仰卧位,把两腿抬起来,一直到跟地板成90°直角为止。接下来,收紧下巴,伸直颈部,用手按着腰骨上面,把腿及腰抬到半空中,使膝盖及脚尖到面孔上方为止。初期做四次呼吸的运动,以后再缓慢的延长运动时间。

(4)治疗小儿贫血法。

掐揉法:用手指掐揉神门穴、大陵穴和手心,反复掐揉5分钟。

点揉法:用手指点揉阳谷穴和足三里穴,反复点揉3分钟。

捏拿法:用两手沿脊柱两旁自下而上快速而连续地捏拿患儿肌肤数次,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捏拿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