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15101600000072

第72章 教你自测运动量

什么是运动量

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运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运动量的大小由完成运动的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动作的准确性、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所决定。

一个人进行多大的运动量合适,虽然难以掌握,但是是可以自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运动量的测量员。确定了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运动量,是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就是最适合你的运动!

怎么测运动量

脉搏的频率一般与人体的生理负荷量成正比。由于人体的生理负荷量越大,脉搏的频率就会越快,是反映身体功能状态的灵敏指标,所以通过测量运动前后的脉搏来掌握运动量的大小,可以说是科学的可靠的。运动前要测量并纪录每分钟的脉搏数。低强度运动后,脉搏数≤130次/分,运动后5~10分钟可恢复到运动前的脉搏数为宜;中强度运动后,130次/分≤脉搏数≤160次/分,运动后5~10分钟可比运动前的脉搏稍快10~30次为宜;高强度运动后,160次/分≤脉搏数≤200次/分,运动后5~10分钟可比运动前的脉搏数多30~50次为宜。

心率是一项机能指标,运动中的心率通常可以表示运动的强度,合理适度的运动心率在运动医学上称为“靶心率”。运动能承受的最高心率(次/分)为220减去运动者的年龄,一般情况下最高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的靶心率(次/分),靶心率也可以用180(老年人为170)减去运动者的年龄来确定。然而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心率很难测定,如果你要测量自己运动中的心率,一般要停止运动,即刻测量的心率来表示:运动后最初10秒的脉搏,将其乘以6,就计算出一分钟的心率,这就是你的运动心率。

血压和呼吸频率也可用来表示运动量的大小。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一般为90~130毫米汞柱(12~17千帕),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8~12千帕)。低强度运动后,收缩压为110~150毫米汞柱(15~20千帕),舒张压为50~80毫米汞柱(7~11千帕),运动后3~5分钟便可自行恢复为宜;中等强度运动后,收缩压为130~170毫米汞柱(17~22千帕),舒张压范围是40~70毫米汞柱(5~9千帕),运动后20~30分钟便可自行恢复为宜;高强度运动后,收缩压为150~190毫米汞柱(20~25千帕),舒张压范围是30~60毫米汞柱(4~8千帕),运动后24小时之内便可自行恢复为宜。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在非运动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运动后10分钟内呼吸频率恢复到此值为运动量适宜。

运动后人的主观感觉,也是反映运动量是否合理的一个因素。运动结束后,一点疲劳的感觉都没有,说明运动量太少了,没有达到运动的效果;运动结束后,有轻度的疲劳感,但是精力旺盛,体力充沛,食欲良好,睡眠较好,周身轻松,说明运动量合适,证明选择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持续时间与你的身体状况相适宜;运动结束后,感觉十分疲乏,周身酸痛乏力,四肢酸软沉重,以至恶心、头晕,食欲欠佳,晕乎乎感觉没睡醒等,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在判断运动量大小是否适合自己时,如果能够把生理指标同自己主观感觉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的自测结果就是比较可靠和准确的了,说明学会自测运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