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15101600000074

第74章 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

不合理的运动会引起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的损伤,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都叫做运动损伤。受伤后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疼痛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而所有损伤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主动预防损伤,比发生损伤后再去治疗更为重要。

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运动前热身运动要认真

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要逐渐预热身体,使你慢慢进入状态,以便为正式运动做好准备。若是寒冷天气,有必要多穿一些衣物来保温,并延长身体预热时间。可以采用一些柔韧拉伸操作为运动的开始来预热机体,时间不必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可使血液充氧,并把能量物质输送到全身。

运动时运动量要合理

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科学地增加运动量。运动量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例如,青少年在运动项目上,应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比较起来训练时间要短些,强度、密度要小些。合理的运动量与每个运动的前后顺序也有很大关系。比如,你练完胸部之后,紧接下来练肩部将是最佳选择,而不是去练小腿。许多肱二头肌受伤大都发生在臂部运动的开始部分——弯举练习过程中。这是因为,反握直杠、杠铃的方法不当,对肘关节造成过度的压力所致。所以千万不要把杠铃弯举作为臂部运动的第一个动作。运动系统的损伤,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些损伤,要根据运动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质和各项运动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量。

易伤部位肌肉力量要加强

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锻炼,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锻炼可以防止膝关节损伤,加强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练习,可以防止肩关节损伤。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损伤。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引起髌骨损伤;过多地练习鸭步,可引起膝内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因此,在运动中应避免单项、片面的运动方法,防止局部负荷量过重,引起局部关节损伤。运动时,不要分散注意力,边练边聊式的运动,损伤随时可能发生。

运动要循序渐进

大部分的运动损伤都是突然增加运动量造成的。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从事轻松的工作,偶尔参加一场球赛就可能会让你一连几天动弹不得,更可怕的是你可能遭遇比专业运动员还“专业”的损伤。即使你一直坚持运动,但如果某一天的运动量大大超出了平时的习惯,伤痛也可能随之而来。即使是运动高手,在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重返赛场,一时技痒难耐,不自觉地来点儿高难度动作,也容易发生意外之伤,引起运动损伤。预防运动损伤的最佳办法是循序渐进。在尝试一种新的运动时,连续进行不要超过15分钟,隔天增加一些,逐渐达到理想的运动量。在运动中,为了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荷过重而出现的运动损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由于各个运动项目的内容不同,间隔放松的形式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着重于上肢练习的项目,在间隔时可做些放松慢跑;着重于下肢的项目结束后,可以在垫子或草地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改善血液的供给,另外也能使活动肢体中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这对于消除疲劳及防止运动损伤有着积极意义。

快速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

运动后身体产生疲劳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肌肉疲劳,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动作慢、不协调;二是神经疲劳,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三是内脏疲劳,呼吸变浅变快,心跳加快等。

由于运动量和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将疲劳分成三个层次:轻度疲劳、中度疲劳和重度疲劳。运动后产生疲劳感是正常的。轻度疲劳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中度疲劳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也很快能消除,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如果重度疲劳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损害身体健康。

★活动关节和按摩肌肉

运动后产生疲劳感,一定要坚持做整理运动。用推、揉、捏、按、压、拍击、抖动等手法按摩肌肉,能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开放,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得到改善,并可加速肌肉运动中废物——乳酸的排除,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充足睡眠

消除疲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良好的睡眠。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创造安静、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

★做温水浴

温水浴,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后进行可以加速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温水浴的水温以40℃为宜,每次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补充营养

合理补充营养是预防疲劳、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运动后应及时补充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脂肪类食物不宜多吃。运动后食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并尽量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小腿骨疼痛处理

运动中身体重力作用于小腿骨,使小腿骨产生应力性改变而引起小腿骨疼痛。小腿骨疼痛较轻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用手轻揉疼痛部位,将淤血化开,再做适当的简单运动,比如慢走,再用热毛巾敷一下就好了。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者,则应停止运动,并用弹性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或者热敷疼痛部位,或者用手按摩疼痛部位,用这些方法来处理一般都能奏效。伤愈后再参加运动时,运动量必须逐渐增加,避免复发。

扭伤处理

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身体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损伤,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色紫青为主要表现的损伤性疾病。扭伤之后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将扭伤部位的衣物或鞋带松解;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或者用布条、绷带包裹、固定伤处;用冰水或冰袋冷敷伤处,持续15~20分钟,在24小时内间隔冷敷3~5次;在受伤24小时后,可喷洒止痛、活血化淤的气雾药品或热敷,可消肿止痛;睡觉时坚持抬高受伤肢体一周左右,可以减少炎性渗出与出血,缓解肿胀等症状。

肌肉拉伤处理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部位进行按摩。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做手术缝合。

擦伤处理

擦伤是由于钝器(表面略有粗糙)机械力摩擦的作用,造成表皮剥脱、翻卷为主要表现的损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挫伤处理

挫伤是身体受钝器或重物打击时,引起的皮下软组织的损伤,但表皮完整。轻微的挫伤,只需局部制动、休息、抬高患肢,很快可消肿、愈合。重度挫伤则须局部外敷弃杖散,每日更换,或用伤湿膏外贴,口服舒筋活血药物,必要时使用预防性的抗生素或消炎药,同时谨防休克和肾功能的改变。

小腿抽筋处理

小腿抽筋也叫腓肠肌痉挛,主要是指脚心和腿肚抽筋。发作时不仅疼痛难忍,而且还不能活动。

(1)在游泳时发生小腿抽筋时,一定不要慌张,先深吸一口气,把头潜入水中,然后像海蜇一样,使背部浮在水面,两手抓住脚尖,用力向自身方向拉。一次不行的话,可反复几次,肌肉就会慢慢松弛而恢复原状。如果逞强想上岸,往往会适得其反而溺毙。所以,在游泳时即使不发生抽筋,也要反复练习这种急救方法。

(2)在日常生活中,小腿抽筋的病症也时常发生,此时,可迅速地掐压手上合谷穴(即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凹陷处)和上嘴唇的人中穴(即上嘴唇正中近上方处)。掐压20~30秒之后,疼痛即会缓解,肌肉会松弛,其有效率可达90%。如果再配合用热毛巾按揉,用手按摩,效果会更好。

脱臼处理

脱臼又称关节脱位。因外力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臼因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脱位;因关节病变引起者为病理性脱位;关节面完全丧失对合关系者为完全脱位;部分丧失者为半脱位。首先为避免病患再度跌倒受伤,应帮助其坐下或躺下,检查是否有其他伤处,并检查远端脉搏,让病患安静、温暖,并防止休克,通常以坐姿为宜;固定脱臼部位是减轻疼痛最佳的方法。自救的方法可用杂志、厚报纸或纸板托住手肘,另外使用三角巾,将手肘固定在胸部,就可以避免肩关节的活动,减少疼痛;禁止进食,因为可能需要全身麻痹治疗,可以聊天方式分散病患注意力,以减少其痛觉,另使用冰敷减少病患疼痛及肿胀,若要移动病患,尽量让病患自己动,若其无法自行移动,则以托手肘及腕部来帮助其移动,同时可用一个小枕头或软垫,放置在病患伤侧上肢内侧及胸部之间。

骨折处理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骨折的正确现场急救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在搬运或运送患者到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如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要密切注意患者神智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附近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