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15101600000076

第76章 了解简易急救方法

止血

在医学上,血液自心脏或血管腔外流,称为出血。流出的血液进入体腔或组织内,称为内出血,在开放性损伤中血管因受伤破裂,导致血液自伤口向体外流出,称为外出血。这里介绍几种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一般用于动脉止血。即用手指将出血动脉的近心脏端,用力压向动脉相对的骨面,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2)加压包扎法:小的外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流出的血液易于凝结,在伤口处敷上消毒熬料,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即可。

(3)止血带止血法:四肢大动脉出血,不易用加压包扎或指压法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橡皮带或其他代用品)缚扎在出血部的近心脏端。止血带不能直接压在皮肤上,而先要在扎上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等软物包垫好,将伤肢高抬,再扎上止血带。其松紧程度以能压住动脉血流为原则,缚后以肢端成蜡色为宜。如果呈紫红色,则以能压住动脉血流为原则。如系在上肢,应每隔20~30分钟放松一次;如系在下肢,应每隔45~60分钟放松一次。凡扎上止血带的伤者,必须记录扎上止血带的部位与时间,并应迅速送医院治疗。

包扎

包扎指用干净纱布或者绷带捆绑、包裹或包缠伤口。包扎伤口可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它是损伤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纱布、绷带、三角巾等。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也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适宜。

包扎伤口前要先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75%酒精或0.l%新苯扎氯铵溶液,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要由内向外,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须再用酒精擦去,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应注意,这些消毒剂刺激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在清洁、消毒伤口时,如有大而易取的异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异物切勿勉强取出,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体腔或血管附近的异物,切不可轻率地拨出,以免损伤血管或内脏,引发危险。伤口清洁后,可根据情况做不同处理。如是小的伤口,可涂上红汞或紫药水,也可用消炎粉,如大面积创面不能使用红药水、紫药水或消炎粉;如遇到一些特殊的严重伤口,要及时送往医院,以免引起严重的感染或发生其他意外。

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1/2或1/3。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