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保健养生一本通
15102800000041

第41章 糖尿病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二、算算您离糖尿病有多远

1.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2.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千克)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

3.肥胖者。

4.高血压、高脂血症(主要指高三酰甘油血症者)。

5.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历史者。

6.40岁以后体力活动少、营养状况好,工作负担重或精神紧张者。

这些受到糖尿病威胁的高危人群,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发生糖尿病。

国际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就是至少要做到“四个点儿”,即“多学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

多学点儿就是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摄取量,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等;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肥胖的发生;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三、糖尿病遗传吗

医学研究已经显示,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中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还高于1型糖尿病。如果父母一方患有1型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增加约5%,父母双方均患有1型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就增加到30%。如果父母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增加约15%,父母双方均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就增加到75%。同卵双胎的兄弟姐妹其中之一患有1型糖尿病,另一人患病的危险增加30%,如是2型糖尿病,则增加到50%~10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诊断技术的成熟,有一些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已被确认。在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中进行相关基因的筛查,可以及早的发现早期糖尿病。

四、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意义

糖尿病高危的人群是那些很可能成为糖尿病但还未成为糖尿病的一群人,由于糖尿病在早期可能没有症状,所以容易被人忽视,因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当定期筛查血糖,包括空腹和饭后2小时血糖水平,必要时还应做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及时给予饮食控制和治疗。如果早期及时地干预,就有可能使高危的人群中的很多人不会被糖尿病这种难治的代谢病困扰终生,这对降低糖尿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五、中老年怎样防治糖尿病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使你伤心、喜悦、愤怒和烦恼的事情。因此,怎样调整你的情绪使机体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免受疾病的侵扰是十分重要的。总之,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乃是预防和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万糖尿病人。到2000年,由于人口增长和寿命延长等原因,糖尿病人还将增多。糖尿病,在中年中老年群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尤其是体胖者,或有糖尿病家庭史者,比较容易得此病。它是慢性高血糖状态所致的一组综合征,病因复杂多样,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不过,糖尿病与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习惯、以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糖尿病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两类。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一般是,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等,俗称“三多一少”症状。人体新陈代谢紊乱,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进行性肾病、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及白内障等并发症。

目前对于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体力活动相结合的治疗措施,使病人身体达到“条件健康”标准。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糖尿病人须控制饮食,尤其是一些轻型糖尿病人,如饮食控制得当,病情可明显好转,有的可基本治愈。即使一些老年重型糖尿病人,控制饮食后也可减轻症状,并可以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从而减少药物用量。患者最好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高标准体重,计算出自己每天所需热量,以便根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摄入的总热量。然后分别安排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数量。每天所需蛋白质的总量,应按每千克体重1~1.5克计算,从总热量中减去蛋白质所产生的量,剩余的热量由糖和脂肪补充。糖与脂肪的比例为2.5:1;糖应占总热量的50%~65%,脂肪产生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40%,并应尽量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主食在早、午、晚餐中的分配分别为1/5、2/5、2/5。

凡易引起糖尿病人血糖急骤升高的各种食品,应列入禁忌范围。一般情况下应禁食纯糖及各种水果糖、糕点等多糖的食物。主食也要严格限量,且宜少吃精米白面,多吃粗粮及各种蔬菜等多纤维食物。蛋白质供给要充足,因为糖尿病人的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过速,损失较多,故应补充适量奶、蛋、瘦肉、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但食量也不能过多,因过多的蛋白质可在体内转变成糖和脂肪,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脂肪摄入量,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人每日摄入量为50~60克。

身体消瘦的病人由于限制糖量后,热量来源不足,可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量。肥胖病人脂肪摄入量,每日不宜超过40克。为了预防动脉硬化,最好食用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还要限制高胆固醇食品,将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尽量少吃脑髓、鱼子、鱿鱼、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还应少吃煎炸食品,因食物经高温油炸后,常会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适量的体育活动及体力劳动也可以使高血糖下降。病人可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体疗负荷量。过量的运动量,有时反使血糖上升。此外,糖尿病人应忌过度劳累、紧张、激动、焦虑等,否则会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