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背囊——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
15105400000047

第47章 脸皮厚点儿又何妨

◆文/佚名

俗话说: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今天看来不无道理。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熏陶,让我们脑中有了这样的观念:宁可饿死、冻死,也不能让人家捅脊梁骨。这种强烈的自尊自强意识着实可嘉,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仍然抱此观念不放,守着一张脸皮不放,那可就称得上是迂腐人。

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许多利用厚脸皮获得成功的事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练就了刺不进、扎不透的厚脸皮,保护着他们免遭旁人所有可能的非难和自己良心的谴责。

从历史上看,脸皮薄而成功者极其罕见。大凡那些获得超人成功者,皆为厚脸皮者。最有名的莫过于越王勾践,为了复仇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替夫差亲口尝大便的味道。然而,他最终以自己的厚脸皮换来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刘备出道以来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四处托庇于人,见人先哭后说话,依靠自己的厚脸皮忍辱负重才终于有了三分天下。韩信更不用说,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才有了垓下一战功成。

不光是政治家如此,清朝时有个读书人无依无靠,寄居寺庙靠和尚施舍度日,和尚为了赶走他,故意在吃饭时不敲钟,一次等到吃完饭才敲响开饭的钟声,这个读书人跑去一看啥都没了。这个人可真算是厚脸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只不过墙上题诗两句聊以解嘲,并没有负气出走,而是继续死皮赖脸地苦读“蹭饭”,总算换来高官得中的一天。衣锦还乡回来一看壁上两句诗早已被绿纱罩上了,又写出了“二十余年尘拂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的感慨与得意。

细思之,厚脸皮其实是“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平常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勇气,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坚忍,抱负远大。志在高远的胸襟,还有志在必得的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心理素质好,实为当今成功者所必备。

我们这里所提的“脸皮厚”,并非是让我们耍无赖,丧失尊严。而是希望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学会忍耐,学会等待时机,学会主动把握机遇。那些羞羞答答、不肯降低身价做事的薄脸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肯定会陷入被动的境地。

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考虑到自己的面子。“面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面子说白了就是尊严。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尊严,被人重视,被人尊重。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别人也留些尊严,这一点非常重要。

1922年,土耳其人同希腊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敌对之后,土耳其人终于下决心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领土。穆斯塔法·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不停地进攻,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土耳其最终获胜。

当希腊的迪利科皮斯和迪欧尼斯两位将领前往凯墨尔总部投降时,土耳其士兵对他们大声辱骂。但凯墨尔却丝毫没有显现出胜利的傲气。他握住他们的手,说:“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有关细节之后,凯墨尔安慰这两位失败者,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卡耐基说:“凯墨尔即使在全面胜利的兴奋中,为了长远的利益,仍然记着这条重要的信条——让别人保住面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脸皮观念,这关系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面对失败者或是弱势群体,我们却很少想到这一点。缘于自己的优越,我们常常无情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抹杀了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扪心自问,这种心理是多么浅薄,心胸是多么狭窄啊!朋友们,即使我们自己很优秀,也千万记得给别人留些面子,这样我们才会被人所尊敬。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我要做的就是表达出那来自内心的赞美之声。

“脸都不要了,我怕什么?”只有拿出这个气魄做事,我们才可能事业有成,成为人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