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5105600000003

第3章 假如一切都失去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无情的灾难突然夺去了身边的一切,我该怎样去应对?又凭什么东山再起?

1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记者带着摄像机深入到受灾最重的一个山区采访。在崎岖的山路上,一个衣裳破旧的农民迎面走来。他是地震当天从震中逃出来的。

记者问他家里还有别的亲人吗?他说没有,就剩他自己了。

记者又问他家里的房子还在吗?还有什么财产?他说房子倒了,值钱的东西都没拿出来。他指指脚边两个红色的水桶,说就剩下这些东西了,是刚才政府发的,感谢政府。摄影师专门给水桶里一个镜头特写,几瓶矿泉水、几包方便面,再加上一根棍子——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也许还没从巨大的灾难中缓过神来,他的神情有些木讷。我心里不仅涌上一些担忧:眼前的他分明已身无分文,以后的路,他该怎么走?

转念,我又想:人有旦夕祸福,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今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明天也许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无情的灾难突然夺去了身边的一切,我该怎样去应对?又凭什么东山再起?

2

我有个朋友叫丽,她相貌并不好看,身材也不算苗条,初中毕业,普通话刚及格,英语不会讲——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上连普通的水平都算不上。但你知道吗?她现在已经是京城某大型购物中心的销售主管了。

而且据我所知,丽从员工到主管,只用了2个月零10天,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她们那个购物中心算是创造了一个纪录。也许你会有个疑问:是不是她跟购物中心的高层有什么特殊关系?

我可以打包票,这一点绝对不可能。因为她进入这个购物中心的前后过程,我都非常清楚。

那是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丽和我爱人,还有平时不错的一个朋友一起去这家购物中心买鞋。当时,三个人兴致挺高,每人都买了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包好鞋子就要走了,丽随意问了一声那个售货员:“你们这里招人吗?”

“现在不招。”

“什么时候招?”

“没准儿,我也说不好。”

“这样,我能不能给您留个手机号,如果你们这里要招人的话,麻烦您告诉我一声。”

售货员欣然应允。

只留了一个电话,我们都没放在心上,很快就把这事忘记了。

三个月前,丽接到了那个服务员的电话,说购物中心目前要招一批员工,让她过去看看。就这样,经过几轮面试,丽成了这家购物中心的员工。

上班第一天,其貌不扬的她就爆了冷门,一天卖出去156双鞋,销售额高达3万元!仅此,她就创下了该店开业以来单天售货量和销售额的最高纪录。

如果说单天的业绩超高还有些偶然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她每天的营业额都在2万元以上。一般员工都是两个月转正,由于她业绩格外突出,只用了半个月就转正了。

那天,我问她:“为什么卖得那么好?”

她笑笑说:“其实没什么,就是一个人来了,你一眼就能看出她是顺便路过,还是专门来买鞋的?再看她究竟属于哪个消费档次?适合哪类型鞋?问她喜欢什么鞋?想买双什么鞋?根据这些,给她介绍两三种鞋,大致就能判断个差不多了,再稍微推销一下,十有八九她就能买下。”

我知道,她绝对没有隐瞒什么。但一天之内两三万元的销售业绩,绝对不是这样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只是她也不明白,自己已经掌握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在推销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判断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接受自己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一种能力!

其实,丽不是天生就会推销的。刚来北京时,她在饭店做过服务员,在商场里当过收银员。当时的她什么也不会,对销售更是一窍不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租下了一个服装摊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她一心一意做着自己的生意。在经营中,她一点一滴地学习销售的技巧。5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奋斗多年的她,本以为可以歇口气了,谁能想到,家里的母亲却突患重症。情急之下,她只好连货带摊位全部转手他人,急急忙忙赶回老家。经过一番艰难抢救,母亲总算转危为安,不过她也花光了全部积蓄。

安顿好母亲,她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也许是天意吧,刚回到北京的第三天,正在找工作的她就接到了那家购物中心的电话。

3

比尔·盖茨说过,假如一场大火烧毁了微软,3个月以后,他依然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微软。他并非夸夸其谈,他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全球顶级的技术团队。

当年的牛根生被迫离开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的伊利,可谓连根拔起。可短短数年之后,他就打造出了又一个中国乳业巨头——蒙牛。他凭的是什么?是业界领先的经营理念和出类拔萃的人格魅力。

还有史玉柱,从巨人集团倒掉负债2.5亿元到重新拥有数百亿元的个人财富,他只用了短短10年。他能从人生低谷迅速崛起,凭的是对市场精准的判断和出色的手段。

这些人的身上无一例外具备一种或几种极具价值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呼风唤雨、得心应手。即使外部的一切全部化为乌有,他们照样可以凭此东山再起。

当然,他们的能力并非全部来自天生,而是更多的来自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事实上,不论是否遭遇灾难,我们都必须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这不仅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发展的前提,更是搏击人生的看家本领。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即使当前可以暂时维持生计,也只是苟延残喘,将来照样不堪一击。

如果今天我们还不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那么就应该紧张起来,行动起来。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和实践,尽快地掌握这种能力,这才是当前最要紧、最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