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5105600000055

第55章 你有评论别人的资格吗

论才华,亚不在我们几个之下。可他太自傲了,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总是把枪口对着别人,结果自己也成了众矢之的。

1

亚,是我以前的同事。

当时,我们在一家图书公司工作。尽管公司员工很少,但大家志趣相投,倒也其乐融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之间开始有了一些隔阂。

其实我一直浑然不知,后来另一个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悄悄跟我透露了一点儿内情。原来亚一直在背后特别在领导面前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当时我的感觉很平静,公司里做事,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误解。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快:同样都是公司的员工,你凭什么对我评头论足?

不快归不快,我也没说什么,一是没证据,二是没意思。我相信自己,更相信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应该被这些嚼舌的人所左右。

很快,我就发现了亚的傲气。他总是在同事们面前提起自己以前工作的那家公司是如何运作的,言下之意,不说自明。那家公司的老板曾经出过一本畅销书,他声称自己全程参与了此书运作,俨然以那本书的作者自居,傲视同侪。这也就算了,毕竟他有过这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但即使如此,他也没资格对别人评头论足!

然而,他不仅评论到了我,其他的员工甚至连我们的顶头上司也受到了他的直接挑衅。客观地说,亚是有些才华,在创作方面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公司是靠团队作战生存的,不是靠某个英雄人物的单打独斗。更何况,因为他的存在,领导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公司内部的团结更是名存实亡。

亚的文才在公司屈指可数,可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为了整体的利益,老板只好请他走人。那天,亚灰溜溜地离开了公司,身后没有一人送行,好不凄凉!

亚走后,我想了很久:论才华,亚不在我们几个之下。可他太自傲了,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总是把枪口对着别人,结果自己也成了众矢之的。话又说回来,路是自己走的,这又能怨得了谁呢?

听说亚后来找了很久才找到另一份工作,我想他应该改一改自己的傲气了,否则终究还是死路一条。

2

岳,是我曾经的上司。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他清瘦的脸孔,还有他说过的每一句话。说实话,当年在那家公司工作时,我一直是他最头疼的一个手下。

头疼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创作上总是意见分歧很大。在很多问题上,他的方案我做起来很累,而我的方案又总是被他一枪毙掉。一句话,我俩搁不到一块儿去。

毕竟人家比我官大一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一般情况下总是我让步在先,而紧接着他也会让一大步。扭扭捏捏之中,我们每次都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工作。

但是,我从内心里还是很佩服他的。因为在我反对最激烈的时候,他总是指出我的优势所在,告诉我他很欣赏我这一点,然后指出我的不足,希望我能够改正。

每当这时,我也总会缓和下来,因为他的真诚。我告诉他,他是我见到的最能忍耐的上司,有机会我希望能请他吃顿饭,以谢不敬之罪。他总是哈哈一笑,说你有此心,我也就知足了,吃饭吗,还是我请吧。

其实,我们内心里彼此都很敬佩对方。他的勤奋、敬业,以及对下属的那份服务的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我的认真与干劲儿也深深打动了他。只不过,我们都是耿直之人,为了工作,我们不敢苟同。所以经常是一本书从头到尾,我们争个不休。但我们争得其所,争得很有分寸。

在一块工作的那段日子里,他从来没有在老板面前讲过我一句坏话,相反他总是一有机会就在老板面前讲我的好处。这一点,我能够从每次开会老板的只言片语中感觉得到。

尽管已经离开很久,但我们还时常电话联系,交流一下各自最新的感受。只不过,现在的我们已经很少争吵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之间真诚的欣赏与勉励。

3

与人交往,贵在平等相处、以诚相待。如果一味地把自己抬得过高,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模样,指指东家的长,说说西家的短,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谁都有优点、有不足,我们没有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

恰恰相反,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即使在许多方面超过别人,我们也要努力从每个人身上去发现闪光点,真诚地接纳他、包容他、向他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随时有所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必将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