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湿疹,特点为表皮局部有剧烈瘙痒、多形损害、皮损处渗出潮湿倾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西医认为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因素(如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或各种物理、化学物质刺激等)作用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在中医学理论当中,湿疹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所造成的,饮食不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
薏米绿豆粥
原料:薏米、绿豆各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薏米、绿豆浸泡一夜。将浸泡好的薏米和绿豆一起加水适量后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
功效:清热,利水,除湿。适用于急性湿疹,症见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较多者。
冬瓜薏米粥
原料:冬瓜30克,薏米60克。
制法:冬瓜洗净,切成块。薏米浸泡2小时后,与冬瓜块一起煮粥食。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食,连用7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疹,症见皮肤微红、湿疹反复发作、抓之糜烂、结痂、渗液等症状。
马齿苋汤
原料:鲜马齿苋250~500克。
制法:鲜马齿苋洗净切碎,煎汤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5~7日。
功效:适用于急性湿疹。
薏米小豆玉米汤
原料:薏米30克,赤小豆、玉米须各15克,冰糖少许。
制法:玉米须、薏米、赤小豆分别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熟,冰糖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薏米、赤小豆。每日1剂,连服7日。
功效:适用于急性湿疹红斑、丘斑、水疱糜烂渗出的辅助治疗。
瓜皮薏米车前汤
原料:冬瓜皮、薏米各30克,车前草15克,白糖适量。
制法:薏米、车前草需浸泡洗净,车前草切段。冬瓜皮洗净,切成丝。将车前草段、冬瓜皮丝、薏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薏米熟烂,加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饮汤,吃薏米。每日1剂,连服7~10日。
功效: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芡实杞龙龟苓汤
原料:乌龟1只,土茯苓60克,芡实、龙眼肉各5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土茯苓、芡实、枸杞子、龙眼肉分别洗净,芡实稍浸泡。乌龟放入盆中,淋热水使其排尿、排便,用开水烫死后洗净,去内脏、头、爪。将全部原料放入锅中(龟甲也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煲约3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祛湿解毒,健脾益肾。适用于湿疹患者食用。
绿豆海带鱼腥草汤
原料:绿豆、海带各30克,鱼腥草15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海带、鱼腥草、绿豆分别洗净。海带切丝,同绿豆、鱼腥草煮熟,加冰糖调味服食。
用法:喝汤,吃海带与绿豆。每日1剂,连服6~7个月。
功效:此汤具有除湿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湿热俱盛型急性湿疹。
龙胆车前粥
原料:龙胆草、车前子各15克,大米80克。
制法:龙胆草、车前子加入适量清水,煎取药汁,去药渣。大米洗净,与药汁同煮为粥,粥熟食用。
用法:每日1剂,连服7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湿热湿疹,症见皮肤潮红、肿胀、渗液,便秘、腹泻等。
桑葚百合青果汤
原料:桑葚、百合各30克,大枣10枚,青果9克。
制法:大枣洗净去核,与桑葚、百合、青果共同煎水,去药渣取汁饮用。
用法:每日1剂,连续服用10~15日。
功效:具有养血、生津、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湿疹。
人参白术茯苓粥
原料:人参3克,白术、茯苓各8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人参切片,与白术、茯苓一起煎取汁液,去药渣。大米洗净,与药汁同煮粥,粥熟后,调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食,连食7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脾虚导致的湿疹。
土茯苓乌龟汤
原料:土茯苓30克,乌龟1只,葱段、姜片、食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土茯苓切片。乌龟放入40℃的热水中洗净,然后宰杀,去头及内脏,将龟肉剁成块,连同龟甲一起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控干水分。锅中注入清水,再放入龟肉、龟甲、茯苓片、葱段、姜片一起煮汤。待龟肉熟后,加入食盐、味精,淋入香油调味即可出锅食用。
用法:喝汤,吃龟肉。每日1剂,连服8~10日。
功效:去湿解毒,滋阴清热,健脾益肾。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不仅是成人的多发病,也是儿童的多发病、常见病。其症状就是很痒,可以使病人的皮肤出现一块一块的皮肤水肿,像蚊子叮一样,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热、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红枣山药汤
原料:大红枣20枚,山药5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红枣洗净,泡软。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将红枣、山药块一起加水烧至软烂为止,再向锅内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分顿食用,连用1~2周。
功效:健脾利湿,养血祛风。适用于荨麻疹伴气血不足、面色不华、周身乏力、纳少便溏者。
玉米薏米汤
原料:薏米30克,玉米须10克(鲜玉米15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洗净的薏米用水浸泡一夜,捞出沥干水分。玉米须(鲜玉米)洗净,与薏米、红糖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薏米熟烂即可。
用法:食薏米喝汤。每日1剂,8~10日为一个疗程,酌情服食。
功效:清热解暑,去湿利尿。适用于荨麻症。
珍珠莲子汤
原料:莲子18克,珍珠粉2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莲子洗净去心,与热开水一起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以武火煮开,转文火续煮约18分钟即熄火。食用时调入珍珠粉及红糖。
用法:食莲子,饮汤。每日l剂,连服7~8剂。
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土茯苓木瓜汤
原料:土茯苓25克,木瓜15克,米醋适量。
制法:木瓜洗净,切成小块。茯苓洗净,切成薄片。共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滤渣取汁饮用。
用法:每日1剂,病愈为止。
功效:清利湿热,通络止痛。适用于荨麻疹。
参枣五味子汤
原料:党参9克,大枣15克,五味子6克。
制法:党参、五味子用纱布包好。大枣洗净去核,与药包一起煎汤服。
用法:吃大枣,喝汤。每日1剂,连服5~6日。
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使君子山楂猪肉汤
原料:使君子9克,猪瘦肉90克,山楂18克。
制法:山楂煎汤,备用。使君子去壳取肉,与猪瘦肉共同捣烂,加入到山楂汤中同煮,至猪肉熟烂即可。
用法:1次服完。使君子剂量若大会出现恶心、头晕等副作用,所以切勿多食,只要取少许使君子壳煎水服,即能解除。
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何首乌麦枣汤
原料:何首乌15克,小麦18克,大枣10枚,甘草6克。
制法:甘草洗净,切片,连何首乌、小麦、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约20分钟,拣去甘草、何首乌即成。
用法:食小麦、大枣。每日1剂,病愈为止。
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甘草绿豆汤
原料:生甘草12克,生石膏18克,绿豆30克。
制法:将生甘草、生石膏一起煎汁,去渣留药汁。将绿豆放入药汁中煮粥,绿豆熟烂后即可。
用法:吃绿豆。每日1剂,连服2~3日。
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黄芪白术粥
原料:黄芪、白术各20克,防风15克,大米100克。
制法:黄芪、白术、防风一起煎水,去渣留药汁,大米洗净,倒入药汁煮粥,至粥熟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剂,连服7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于气血两虚型荨麻疹的治疗。
红花乌梅山楂汤
原料:红花、乌梅、山楂各100克,米酒500毫升,红糖适量。
制法:将红花、乌梅、山楂放入米酒中浸泡,每天搅动1次,1周之后便可饮用。
用法:每次取药酒10毫升、水10毫升,加红糖调味服。每日2~3次,酌情服用15~20日。
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枸杞乌蛇粥
原料:枸杞子20克,玫瑰花3克,桃仁9克,乌梢蛇18克,大米60克。
制法:乌梢蛇宰杀后去头、尾及内脏,切段,用白酒浸泡以去膻味。将枸杞子、桃仁、玫瑰花、乌梢蛇肉、料酒同放炖盅内,加入清水适量煮汤,后加入大米煮粥食用。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5日。
功效:祛瘀,除湿,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多发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四肢、腰骶,以对称性皮肤粗糙肥厚、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夏季多发或季节性不明显。
神经性皮炎与中医的“牛皮癣”、“摄领疮”等相类似。因风湿蕴肤、经气不畅所致。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多因心火内生、脾经湿热、肺经风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外感风湿热邪,以致阻滞肌肤、血虚生燥、肌肤失荣所致。
绿豆百合薏米粥
原料:薏米100克,绿豆50克,鲜百合2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百合掰成瓣,去掉内膜。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调味即可。
用法:每日1~2次。
功效:养阴清热,除湿解毒。适于神经性皮炎。
红枣发菜炖鸽子
原料:鸽子1只,红枣15枚,发菜1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鸽子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红枣、发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炖熟,调味服食。
用法:饮汤,吃鸽肉、红枣。每日1剂,连服7~8剂。
功效:适用于血虚风燥引起的神经性皮炎。症见剧痒,夜间为甚。
芹菜豆腐粥
原料:芹菜、豆腐各30克,大米100克,食盐少许。
制法:芹菜择洗干净,切碎,与豆腐、大米一起煮粥,粥熟后调入食盐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剂。服食时间依据病情变化。
功效:适用于神经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由于瘙痒难忍,患者会不断搔抓,因而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皮肤瘙痒症通常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前者发病之初,瘙痒仅局限于一处,然后,逐渐扩展至大部分身体或全身,后者则只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肛门、阴囊、头部等。
本病中医称为风瘙痒,属中医“痒风”的范畴。多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致病,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流泻而诱发。西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药物、寒冷、毛织品过敏等刺激而导致发生的。
银花枇杷饮
原料:鲜金银花20克,鲜枇杷8个。
制法:鲜枇杷洗净后,切开去核,捣成汁后放入金银花,用开水冲泡。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疏风、散热、止痒。
干姜红枣桂枝汤
原料:干姜9克,红枣10枚,桂枝6克。
制法:将干姜、红枣、桂枝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汤。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日。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止痒。适于皮肤瘙痒症、干燥多屑、冬季发病的患者。
红枣泥鳅汤
原料:泥鳅50克,红枣20克,食盐少许。
制法:红枣洗净,去核。泥鳅用食盐搓擦,去其黏液,洗净。将泥鳅、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煲至泥鳅熟烂,调入食盐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剂,连续食用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养血润肤,补脾益气。可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症。
防风生姜粥
原料:防风、生姜块、威灵仙各10克,大米80克。
制法:将防风、生姜块、威灵仙一起装入纱布袋中,封紧袋口,与大米一起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去掉药包食用。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适用于风寒外袭型皮肤瘙痒症。
蚕地粥
原料:生地黄、熟地黄、僵蚕各20克,大米10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生地黄、熟地黄、僵蚕一起装入纱布袋内,封紧袋口,与洗净的大米一起,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
用法:每日1剂,早餐空腹食用,7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皮肤瘙痒症,表现为搔痒无定处、夜间尤甚、脱屑等症状。
桃仁蝉蜕粥
原料:核桃、赤芍、蝉蜕各15克,大米100克。
制法:桃仁、赤芍、蝉蜕一起煎煮,去药渣取汁,将洗净的大米倒入药汁中,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用,连续食用7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适合于皮肤瘙痒症患者食用。
蝉蜕丹皮粥
原料:蝉蜕、丹皮各15克,牛蒡子10克,大米100克。
制法:先将牛蒡子、蝉蜕、丹皮一起加水煎取汁液,去药渣,加入洗净的大米同煮为粥。
用法: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适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热风盛型。症见瘙痒剧烈,皮肤有灼热感等。
金针蚌肉粥
原料:蚌肉、金针菜各20克,丝瓜络10克,大米100克,食盐少许。
制法:先将金针菜、丝瓜络加水煮,留取汁液,备用。蚌肉洗净,切碎,与大米一起入锅,倒入准备好的药汁、食盐,煮粥食。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食。
功效:适用于血热风盛型皮肤瘙痒症。
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
薏米粥
原料:薏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薏米洗净,置于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把薏米煮成粥,加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次,连服30日。
功效:薏米粥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适用于痤疮。
绿豆百合粥
原料:绿豆100克,百合50克,大米(或糯米)、冰糖各适量。
制法:百合洗净掰瓣。绿豆洗净加水煮至开裂后,加入洗净的大米(或糯米),用武火煮沸,然后加入百合,改文火煮片刻,放入冰糖调匀即可。
用法:当点心吃,每日分2次服完。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温热蕴结型痤疮。症见皮疹红肿、脓疱、口臭口干、舌红者。油性皮肤的人多吃百合对皮肤特别好。
大蒜白芨鲤鱼汤
原料:鲤鱼1尾,大蒜3头,白芨15克。
制法:大蒜掰成蒜瓣。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与蒜瓣、白芨同煮汤,至鱼熟后调味食用。
用法:饮汤食鱼。每日1剂,连服数天。
功效:解毒消肿,止血生肌。适用于痤疮。
柠檬葡萄煎
原料:柠檬皮1个,葡萄干20粒,甘蔗(最好选用长度在1尺以上的),甘草4片。
制法:柠檬皮洗净,切丝。甘蔗去皮,切分成4段。将柠檬皮丝、甘蔗段、葡萄干、甘草一同下锅,放4碗清水煎至2碗左右即可。
用法:每日中午1点左右喝大约100毫升,连续服用3天。
功效:3天以后可以渐渐消除痤疮。
枇菊石膏粥
原料:枇杷叶9克,菊花6克,生石膏15克,大米60克。
制法:将枇杷叶、菊花、生石膏用纱布包好置于锅中,加清水3碗煎煮成2碗,然后捞出药包,留汁。将大米洗净,加入到药汁中煮粥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5日。
功效:适于因肺胃炽热所致痤疮患者食用。
加味荷叶粥
原料:桃仁、山楂、贝母9各克,荷叶半张,大米60克。
制法:将荷叶撕碎,与桃仁、山楂、贝母一起用纱布包好,置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成汤,然后捞去药包,将大米加入药汁中煮粥食用。
用法:每日1剂,共服30日。
功效:此药膳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痤疮。
杏仁海藻海带粥
原料:甜杏仁、海藻、海带各9克,薏米30克。
制法:甜杏仁、海藻、海带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碗煎至2碗,去药渣,再将洗净的薏米放入药汁中煮粥食。
用法: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
功效:功效活血化瘀,消炎软坚。适用于痤疮。
牛皮癣
牛皮癣正式名称为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多发生于青壮年,春、冬季节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节多缓解。本病病程慢性,可自愈,但易复发。
生槐花茯苓粥
原料:生槐花、土茯苓各30克,大米30~6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槐花、土茯苓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汁,去药渣,再将大米、红糖一起加入到药汁中煮成粥。
用法: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风盛引起的牛皮癣。
丝瓜络汤
原料:丝瓜络10克,黄花菜20克,蚌肉30克,食盐少许。
制法:蚌肉洗净,黄花菜择洗干净,与丝瓜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汤食用,烫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营凉血,消风止痒。适于牛皮癣患者食用。
石膏玉竹百合粥
原料:生石膏18克,玉竹15克,百合20克,大米60克,食盐适量。
制法:先将生石膏、玉竹加水3碗煎至2碗,去药渣。将洗净的百合、大米加入到药汁中,煮成粥,粥熟后以食盐调味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续服食8~10日。
功效:适用于阴虚生热型牛皮癣。
薏米车前蚕沙粥
原料:车前子15克,蚕沙9克,薏米30克,白糖适量。
制法:把车前子和蚕沙分别装入纱布袋内,封住纱布袋口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半小时,然后捞出两个药袋,在药汁中加入洗净的薏米煮成粥,粥熟后加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剂,连服8~10日。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适用于牛皮癣。
杜桂牛膝薏米粥
原料:桂枝、牛膝各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桂枝、牛膝、杜仲一起放入锅中,加4碗清水煎至3碗,去药渣留汁。再向药汁中加入洗净的薏米煮成粥,用白糖调味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2日。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利湿。适用于牛皮癣。
冬瓜赤小豆汤
原料:冬瓜500克,赤小豆50克。
制法:冬瓜皮刮光后洗净,切成小块。赤小豆洗净,与冬瓜块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煮至赤小豆熟烂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适用于脚气病患者食用。
茅菟当归羊肉汤
原料:仙茅18克,菟丝子15克,当归9克,羊肉60克,食盐少许。
制法:羊肉切块,用热水烫去血水,备用。将菟丝子装入纱布袋内,与仙茅、当归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成3碗,再加入准备好的羊肉块炖汤,用食盐调味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续服食7~8日。
功效:祛风燥湿。适用于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