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厥阴虚寒。主要表现为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本方是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
厥阴肝经阳气被伤或阳气不足而生虚寒之证。虚寒犯于胃则胃气不平而上逆,证见呕吐或干呕。寒气延厥阴肝经走行上攻于头顶,则发作为巅顶疼痛,既厥阴头痛。由于胃内已染虚寒,故胃脘冷痛,呕吐涎沫,也表现出吞酸嘈杂等症状。寒气内阻,气机不畅可能导致胸膈满闷。胃寒则易腹泻,口淡而不渴,舌淡苔白滑。而手足不温多缘于肝胃虚寒较甚。本症的症状程度往往有在午夜加剧,随天明日出而渐渐缓解的特点,可以在临床诊断时作为参考。
在太阴、少阴、厥阴等阴经寒证中,均可能出现呕吐,在诊断辩证时,主要是按体阳虚寒、心肾虚寒、肝胃虚寒的不同兼见症状作为鉴别手段,比如厥阴寒证的呕吐就往往便随着泛呕吐涎沫或口中渗出清水、头疼等症状。临床上也有偏头痛、颅内炎症或占位性病变等疾病表现为呕吐干呕与头痛同时出现。由此可见,厥阴虚寒证虽然在外感病中也有出现,但更加比较多见于内伤杂病中,尤其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为多。
【用方】
吴茱萸汤——《伤寒论》
方剂说明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厥阴虚寒者。
组成
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生姜18g。
歌曰: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配伍说明
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本方证治有阳明、厥阴、少阴之别,但其见证均有呕吐,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吴茱萸汤中吴茱萸的成分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效果,对止呕、镇痛以及控制过高的血压、抑制细菌活性、增加消化液的分泌等均有效果。人参则可以兴奋神经系统以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动,生姜除了有镇痛的功效外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大枣在温润的同时也很有营养,是对虚弱体质的一种补益。本方构成及作用都很复杂,适合于很多疾病。
方剂制备
全方四味药用水约1400毫升,煎煮至药液剩余400毫升左右后,滤去药渣,分3份温服,每日2~3次。
使用注意
1.本方主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阴盛格阳或戴阳证。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踡卧,下利清谷,甚则大汗淋漓,脉微细或脉微欲绝等。
2.本方内含辛热之品,如辩证不明使用不当可能发生过热伤阴之弊。比如肝阳上亢或胃热旺盛等原因导致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脘腹疼痛等症状就均不可投用。另外本方服用后,有可能出现短暂的胃脘部不适症状或眩晕短暂加重,正常可以稍事休息而得到缓解。
临症加减
1.阳虚较重,表现寒象显著的患者,可加炮附子、高良姜或干姜。
2.患者手足麻木或酸痛不舒,可加桂枝。
3.呕吐严重的,可加姜半夏、砂仁、代赭石等。
4.厥阴头痛剧烈的,可加川芎、葛根、全蝎。
5.患者胃中嘈杂不宁,上逆吞酸,可加乌贼骨、荜拔、煅瓦楞子等药物。
6.胃寒型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时,也可以适当添加高良姜、丁香、白豆蔻、白胡椒等药物。
典型案例
姜某,女,40岁。一个多月来食后即呕,有时所食之物全部呕出,饮水亦呕,四肢倦怠,脉虚细,舌淡白,手足冷,口中觉冷而不渴,腹软。《伤寒论》云:“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此系胃气虚寒,不能腐熟水谷,又兼浊阴上逆。处方: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生姜18g,丁香6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