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编40周同步妊娠方案
15108500000050

第50章 附录 宝宝出生前后要办哪些证件

随着宝宝的孕育、诞生,爸爸妈妈需要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办理N多证明,准生证、出生证、上户口……这些证明都上哪里办?什么时候办?有什么条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以北京市为例,这里收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给即将做父母,或已经做父母而正在办理这些证件的家庭提供参考。

生育服务证(准生证)

办理时间:

怀孕初期。

作用:

生育服务证就是我们常说的“准生证”,这可是新生宝宝的第一个证件,所以在刚刚怀上宝宝的时候就应该着手去做了。别以为这张证明可有可无,它可是宝宝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哦,之后宝宝的出生、上户口及其他的福利都和它有着密切关系。

所需材料:

办理证明时应带上户口本(最好是夫妻双方的,如果户口不在一起最好持妈妈的户口本)、双方身份证、夫妻双方的初婚初育证明(可让工作单位或所在居委会开具证明),到街道办事处办理准生证。

其他所需材料:

●《医疗保险手册》及复印件。

●定点医院开具的《妊娠诊断证明》和妊娠实验化验单(盖生育章)。

●女方1寸免冠照片1张。

出生医学证明(出生证)

办理时间:

生完宝宝,出院后。

如何办理:

充满期待的10个月终于到达尾声。宝宝即将分娩,孕妈妈在入院的时候,医院会要求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为即将到来的宝宝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准备。出生证便是宝宝的第一份人生档案。

自填单内容:

父母姓名,身份证号,民族,婴儿姓名,婴儿申报户口地址,母亲居住地址,床位号等。如果刚住院时还没想好宝宝的名字,可以先用小名代替。但在出院以前,一定要给宝宝取好大名,不然有些医院是不会发放《出生证》的。

细节提醒:

●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一定要认真仔细,因为一经填写、打印,就不得更改。

●当收到《出生医学证明》后要认真核对。如发现有填写错误时,应及时向医院申请换发。《出生证》严禁涂改,一旦涂改,视为无效。

●《出生医学证明》是婴儿的有效法律凭证。要妥善保管。

户口薄

办理时间:

宝宝出生后,家里就多了一名家庭成员,按照户口管理法,这时应该给宝宝上户口了,使他(她)在法律上正式成为家中一员。

必备资料:

申报户口要带齐必要的证明。按目前城乡申报户口的规定和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必须携带的证件有:计划生育部门颁发的准生证、医院签发的出生证、户口簿册。

办理程序:

到户口所属的派出所户口申报处申报户口时,应详细填写户口申请单,进行户口登记,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后,宝宝的大名就添加在户口本上了。

特别提示:

只有在及时申报宝宝的户口后,社会上各种医疗保健才会随之而来,让宝宝享受到应当享受的权利。所以爸爸妈妈千万别忽略了这件事。

独生子女证

办理时间:

宝宝上户口之后。

宝宝如果是第一胎,爸妈如果也没有生第二胎的打算,就可以考虑到当地居委会申请办理独生子女证了。办好证明后,从办证那一天开始到孩子满14周岁为止,家长可以每月领到10元钱的奖励,退休时工资可增加5%(根据各省市计生条例,独生子女的奖励和发放形式有地域差异)。

申请流程:

●居民填写申请表

●单位或居委初审

●计生办审核

●区计生委审批

●发证及奖励

所需材料:

●原配夫妻:夫妻双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结婚证明。

●离婚对象:符合条件一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离婚证明。

●丧偶对象:符合条件一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丧偶的证明。

●再婚对象:夫妻双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离婚证明,结婚证明。

与医疗相关的证件

宝宝出生后,其他必须办理的重要证件提醒。

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是经过人工培养已无致病能力的牛型结核菌制成的菌苗。出生6~24小时,体重在2.5千克以上,胎龄大于37周,无发热、腹泻等症状的新生宝宝,均可进行卡介苗接种。如果出生超过3个月才接种,则需做结核菌素试验,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

此外,宝宝出生后,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还会被注射首针乙肝疫苗。

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入托、入园、入学的必备凭证。因此当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携带宝宝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他相应疫苗。预防接种证上面会注明规定范围内宝宝所需全部的预防接种,还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