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30岁前踏上财富自由之路
15108900000002

第2章 蚁族的心酸

曾经的处少轻狂,早已荡然无存,曾经的花样年华,早已悄然而逝。8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站在了20岁的尾巴上面对三十而立,还有多少人可以昂着头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依然年轻”?是的,年轻就是资本,面对着90后的异军突起,80后的我们是否还年轻?曾经骄傲的我们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为寻找内心深处最真的梦想,曾经生活得再难,都会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曾经单纯的认为就算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都可以经营自己最美丽的爱情,当事业依然碌碌无为的时候,当爱情依然变得虚无缥缈的时候,80后的我们,是不是依然还会说年轻不怕失败。

没有人会不认为80年代后出生的人都生活在蜜罐中,就像没有人能体会80后也有80后的无奈。80后是幸福的,和老人们相比,80后没有受过更多的苦,他们的生活比前辈们要好得多。但这不是全部,他们面临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前辈们少。可以说,他们是压力最大,负载最重的一代,他们不得不将经济学的思维武装到牙齿。只不过,他们没有经验。

真实的80后,生在蜜罐里,长在鸟笼中,活在战场上。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直面改革和变化,他们碰上计划生育,所以大部分的80后孤独地长大,动画片、零食、游戏和童话几乎是他们在童年里感到最美好的全部。上学后,80后的青葱岁月,没有革命年代的激情,没有“解放全世界”的豪言壮志,也没有让世界“改天换地”的无限憧憬,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排名、家长会。他们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完成他们当年没法实现的梦想!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对孩子的培养抚育上,期待超越了理智。没有人理解80后真正的期待和愿望,因为那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弄清楚目标和方向。

谁都曾经不成熟过。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80后,却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遇到了严峻的就业环境,更脆弱的一代遇到了更残酷的时代。奋斗在当今时代的80后们所面临的生活是越来越残酷了。

他们必须学会如何与同样浑身是刺的同代人相处,还必须学会拔掉身上某些刺以便跟其他年代的人更好沟通。在这样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这样的就业大战、竞争狂潮,80后只能勇往直前,别无选择。80后没有错。但是,社会不会因为个人好恶来发展。80后这一群去掉了传统束缚的小马驹也必然要放归到市场经济这一真正意义上的野外环境中去生存,开辟属于他们的时代。但是,他们没有体会过枪林弹雨的恐慌,没有经历过旧社会动乱的迷茫,没有感受过失去至亲的痛苦。因为有太多的“没有”,所以他们的生命中缺失了一些更加珍贵的东西。

80后,他们没有舞台,没有观众,迷茫着,还要继续迷茫。他们堕落之后进取,进取后又堕落,只为博得艰难而快乐的生存。他们中有怀揣理想、面对现实,让人既为之心酸,也让人也心生敬意的“蚁族”。他们中也有80年代出生,继承过亿家产,被称为富二代的人。他们中有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啃老族。他们中还有喊着“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的月光族。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由“80后”组成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城乡结合部。这样一群自称为“蚁族”的人,他们中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这些高智、弱小、群居的人们,曾经怀揣着对梦想的追求和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来到这些大都市,在与现实进行斗争后,发现自己已然成为了“蚁族”中的一员。

“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对“蚁族”来说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代名词,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和县级市,家庭收入较低,从小被灌输的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取大学,从而改变人生”的学习理念。经过多年寒窗苦读,毕业时他们却发现,大学教育虽然给了“蚁族”们知识和涵养,然而工作后的境遇却并不乐观,由于自己没有“硬”关系,除了回到自己所在的小县城里工作,就是选择到竞争激烈的大都市打拼,但选择后者的同时,所背负的艰辛和压力也随之而来了。比如“聚居村”艰难的生活,使他们曾经灼热的青春梦想已无处寄托。

他们是典型的“没钱、没房、没爱”的“三没人员”。现在的蚁族,一天不工作,就可能饿肚子,借钱都困难,好不容易赚了一点钱,却还要被通货膨胀稀释许多,实在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他们职业的前景,取决于首先要有一笔不小的生活费用作为打拼的成本,整个社会环境对它们形成的压力特别大。没有希望,什么都不能想,因为一想就发现很难实现。比方说房子,钱越来越少,房价越来越高,所以连念头都没有。

“蚁族”们没有“富二代”的天然优势,但历数现代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曾经历过类似蚁族的艰辛――住地下室、吃清水挂面撒点盐、每日以繁琐且看似使人绝望的工作维生。“艰辛”的味道自不必说。在这种情况下存钱是不容易的,蚁族们往往只能存下小额资金。所以作为蚁族成员本身,一定要具有投资意识。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无奈的时代,你把钱存在银行就面临缩水,而且,没有谁来对你的财富缩水负责。所以,首先他们面临着小额资金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何保值的问题。其次,从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来讲,从私募基金来讲,基本上把小额资金投资排斥了。个人开设小额投资的股票账户,做股票的时间成本太高,还有可能发生亏损的风险。做其他的投资,渠道都很狭小。总的来说,现在可以考虑的方法有两条:一条是鼓励小额投资人开设股票或者外汇、基金的投资账户,成立专业的服务机构为他们服务;还有一条就是寻找一家好的私摹基金,开展小额资金投资业务。

虽然我们无法体会和详细了解“蚁族”们的辛酸生活,但他们作为80后并不像舆论中所预言的那样,是“垮掉的一代”,恰恰相反,逆境中诞生的80后人才正是整个社会的重要推动力,这些不屈不饶的“蚁族”们,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不过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梦想,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和方向去努力,虽九死其犹未悔,而且要准备长时期的打拼。中国这一轮的经济调整,少则三五年,长则十来年,所以要立足长远。不管职业前景如何渺茫,决不放弃。最后送给“蚁族”们一句《基督山伯爵》中的话:“永远不要忘记,在上帝揭露人的未来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只有在等待中积蓄能量,充实自己,才不会在希望来临之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