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15112900000007

第7章 社交恐怖症的治疗

如果对社交恐怖不治疗的话,往往会有下列一些不利的后果:患者学业成绩差,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受限,经济独立能力没有,过多的医疗检查等费用支出;部分患者会以饮酒、吸烟等来自我调整,发生抑郁、广场恐怖症和自杀的危险性增加。因此,社交恐怖需要及时的诊治。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一、药物治疗

美国ECA调查显示,社交恐怖症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2%的人用过催眠药,23%用过镇静药,10%用过抗抑郁药。目前有研究证实治疗社交恐怖症有效的药物有4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苯二氮卓类、β受体阻滞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MAOI主要是治疗社交恐怖症患者的人际高度敏感(interpersonal hypersensitivity),以及伴有的非典型抑郁、癔症性焦虑和回避性人格表现。目前将苯乙肼(Phenelzine)作为社交恐怖的“标准治疗”,有效率为64%~91%(剂量30~90mg/d)。但苯乙肼和反苯环丙胺(Tranylcypromine)属于不可逆性MAOI,因此使用过程中患者的饮食限制较多,且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性欲减退、早泄、眩晕、失眠、便秘、尿潴留、高血压危象等)。吗氯贝胺(Moclobemide)(第二代MAOI)对社交恐怖亦有疗效,计量为200~600mg/日,每日分2~3次口服,治疗24周,有效率为82%;是一种新型MAOI,为短效的、可逆性、选择性作用于A型MAO。可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症、焦虑症,可适用于伴心、肾疾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优点是它为可逆性MAOI(即单胺氧化酶“A”式的选择剂),饮食限制较少,且副反应较少。吗氯贝胺主要有恶心,其次为口干、便秘、头痛、眩晕、失眠、体位性低血压等。

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SSRIs是新一代抗焦虑、抑郁药,临床药理作用主要是选择性阻断突触前膜5-HT再摄取,而对NE再摄取的阻断作用很弱,对组胺受体、毒蕈碱样受体影响小。但却有共同的药理作用选择性抑制神经元回收5-HT,而对其他神经递质和受体没有明显影响。目前,帕罗西汀(Paroxetine,商品名:赛乐特)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的SSRI药物。1991年首次在英国上市使用,随后,陆续在多个国家上市,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五千万人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精神疾患。在美国进行了一项183例社交恐怖症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用帕罗西汀,另一组服用安慰剂。服药剂量为20~50mg/天,疗程12周。试验结果表明:帕罗西汀组症状改善或显著改善率为22.9%,而安慰剂组只达到5%。说明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确实有很好的疗效。近期一项在英国进行的研究表明,分别给予20、40、60mg/的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怖症。结果显示,20mg是最适合的剂量。这一方面表明了帕罗西汀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由于剂量低,减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费用。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SSRI有5种:氟西汀(Fl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疗效确实,与三环类相当;副作用少,较少或没有抗胆碱能副作用,对心脏没有明显毒性;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即使超量也不会致命;使用简便。

帕罗西汀(Paroxetine):在多个有关帕罗西汀的12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研究中发现帕罗西汀组比安慰剂组在治疗上社交焦虑障碍的症状改善或明显改善分别为55.0%VS23.9%,优势比为3.88.目前认为帕罗西汀在治疗社交焦虑障碍11周后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残疾显着减轻。

3.苯二氮卓类药物(BDZ)

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是阿普唑仑(1~10mg/日)和氯硝西泮(0.25~5.0mg/日)对社交恐怖有效。前者的有效率在2/3以上,后者的有效率为70%~80%,其中42%的患者症状几乎完全消失。氯硝西泮较常见的副反应为:性高潮缺失、站立不稳、健忘和注意力不集中。

4.β受体阻滞药

β受体阻滞药在治疗表演性焦虑方面优于安慰剂。它主要是减轻焦虑的生理症状,如心动过速、颤抖、口干、出汗、面红耳赤等,但不能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如认知性焦虑)。临床上常用一次性大剂量顿服来减轻音乐家的“舞台恐惧”和运动员的比赛恐惧。剂量一般为:普萘洛尔(Propranolol,又名:心得安)60~140mg/次、阿替洛尔(Atenolol)50~100mg/次、纳多洛尔(Nadolol)40mg/次、(Pranolol)20~40mg/次。

二、社会-心理治疗

社会-心理治疗包括有意识地提高社交技能,暴露疗法,认知疗法以及森田疗法。

1.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就是“恶治”。把患者放进他害怕的社交场合,开始他会感到极度紧张不安,然后通过放松法让患者逐渐放松,反复数次,直到患者逐渐适应令其紧张害怕的环境。

2.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出发点是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如在与人谈话时,社交恐怖症的患者会因紧张不知该说些什么,此时患者会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社交的失败,由此更加感到紧张不安。认知疗法就是要改变这种想法,引导患者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问题,比如把过错推给对方,“为什么是我的过错?是因为你说话跑了题!”这样,患者的紧张情绪会自然得到缓解。

目前常用的主要有认知行为集体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 rapy, CBGT)与社交效能训练(social effectiveness training, SET)。两者都包括对恐怖情境的暴露和脱敏,但CBGT着重于纠正错误认知,SET利用社会技能训练应付恐怖情境。研究证实两者均比心理安慰剂有效,与药物治疗相比,起效较晚,但疗效持久。

认知行为集体治疗最早是由美国Heimberg等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床,经20年的实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有社交技巧训练、逐步暴露、放松训练、认知转变,以及一系列的认知行为技术等心理社会治疗方法对社交恐怖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常用认知-行为小组治疗(CBGT)和社会技巧训练(SET)。但许多临床医师认为:小组形式的认知和行为技术的应用或许是治疗社交恐怖的最佳系列的社会干预方法。因为许多社交恐怖患者在社交场合下会产生认知障碍,如过高估计了他人会对自己的挑剔、过分地关注他人的看法、低估自己的交往能力,以及害怕出现焦虑反应等。根据Heimberg和Juster的工作,社交恐怖患者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CBGT)较教育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ES)效果好:治疗12周,CBGT组75%改善,ES组40%改善;随访6个月,CBGT组81%改善,ES组47%;长期随访(4.5~6.25年,平均5.5年),CBGT组89%改善,ES组44%改善。CBGT的基本方案为:6个患者组成一组,每周治疗性会面一次,每次2.5小时,共治疗12周次为全部疗程。

社交技巧训练是假设社交恐怖患者缺乏交往技巧而表现出回避或情绪焦虑,因此,侧重交往技巧的训练,找出技巧缺乏的靶行为,然后示范、强化演练及反馈等行为治疗措施会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这一方法可以中等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社交性焦虑表现,机理可能与暴露治疗相似。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新凯、吴文源等从事社交恐怖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结果表明,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对社交恐怖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也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进一步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发现,有社交恐怖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更多为性格内向者,往往有严重羞耻感特性,也往往发病较早,病程较长,焦虑的躯体症状显著,同病情况高和有较明显的类关系妄想症。

性格内向的患者治疗效果也较性格外向者差;发病年龄早、病程长和同病情况较多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之发病年龄晚、病程短和同病情况较少的患者差。这些与社会恐怖的不同分型有关。文献报道,社交恐怖普通型患者较多伴有回避型人格障碍,同病率高和自杀企图多,社交能力、职业功能受损的程度更显著;非普通型患者较少伴有回避型人格障碍,同病率低和自杀企图少。

疾病因素中,敏感性关系妄想是影响CBGT效果最显著的因素之一。尽管社交恐怖患者接受CBGT治疗的不良影响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敏感性关系妄想很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一个重要的病理性精神症状。在诸多心理-社会因素中,一些因素显然相互关联且与患者的疾病分型有关,如普通型患者中单身较多、无业或失业/休学较多、教育程度偏低、社会经济地位低、社会支持不足等,更多的可能是患者疾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患者治疗的合作程度是影响CBGT效果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行为训练是在认知基础上把良好的认知和正确的行为学习和巩固下来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CBGT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患者严格执行治疗进程和治疗要求、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是良好行为治获得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有物质滥用的患者治疗效果也比无物质滥用者差。国外患者物质滥用主要有毒品或酒精。

3.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日本治疗对人恐怖症最有效的心理疗法。其精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符合东方文化思想,容易为中国及亚洲地区人所理解。1982年,韩国的李时炯运用集团森田疗法治疗对人恐怖症,1982~1985年到韩国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对人恐怖症患者达315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台湾大学简锦标也在积极推广集团森田疗法,并组织了“生活调试爱心会”,2006年组团来大陆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国内也有学者报道运用门诊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取得显著疗效。本书将在后面的部分详细系统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