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16

第16章 独立,让我们活得更精彩

凡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能够自己想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这是父母不得不转变的观念。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在积极探索周围的世界,可是,父母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什么事情都应该是父母做,不用自己动手做的。让孩子学会做“人”,必须从学会做一个独立的“人”开始,从而让孩子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

有两个相似的镜头。第一个片断:在广场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不小心跌倒了,身后的爸爸妈妈急忙跑上来,把他扶起来抱在怀里,嘴里不停地说“宝宝乖……宝宝不哭”之类的话,而孩子还是委屈地哭个不停。

第二个片断:一对外国夫妇领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在公园玩,夫妻两个交谈的时候,孩子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小水坑,哇哇大哭,但父母却不理,过了一会儿,小孩子挣扎着从水坑里爬出来,浑身是泥,不哭不闹地在水坑边玩耍起来。同样的画面,不同的处理方式,必然有不同的结果。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按其不同的生命方式存在着。少儿时期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发时期,而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包办代替。所以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常常表现出对成人有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的现象。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当父母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首先,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其次,“不经一番严霜苦,哪有梅花扑鼻香”,真正爱孩子就要放手让孩子独立闯荡,这样孩子才能在风雨磨炼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最后,希望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父母应当“狠”下心来,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只有富于自立精神的孩子才能成长为使自己幸福的人。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我们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孩子,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产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初步的自我责任感,进一步感悟生命的意义。另外在培养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