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27

第27章 任性妄为的孩子难成才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由于对孩子强势的安排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让孩子做这事,他偏要做那事。你让孩子这样做,他偏那样做。有时还和你顶嘴、闹别扭。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逆反心理的反映。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挫伤孩子的未知欲和好奇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他们也就越感兴趣。采取“封锁”的教育,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讽刺、殴打等做法,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也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父母缺乏心理学知识、遇事“婆婆嘴”,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教育孩子时,高高在上,摆父母架子,遇事唠叨,孩子做错一件事,就说一切都做不好,全面否定,算旧账、揭老底等,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这也是引发孩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接受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地消失。

第二,寻求他人的意见,保持冷静。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急躁的父母,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三,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教育方式。孩子小时,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好的方法。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需要反叛了。

逆反如不正确引导和对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不但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久而久之会导致病态;还会不利于其改善和协调人际关系,容易把自己孤立起来;也不利于其成长进步,重者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冷对孩子的“牛脾气。”

在孩子乱发脾气时让他尽情哭闹,一定不妥协;但在他平静下来后,就不要再追究发生的事,而是温和地讲道理,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克制自己的脾气,让自己的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一些年轻的父母抱怨说,“稍不如意,牛脾气就上来了。打也不听、骂也不灵,哄他吧,他还更来劲!”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孩子,那么对于孩子的“牛脾气”父母该怎样处理呢?

洋洋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外表看起来有点内向,然而,脾气却异常暴躁,许多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其实,小时候的他并不是这样,不知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来尚属听话的洋洋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为此,他的妈妈带着他找到了心理咨询医生。这位母亲向心理医生诉说道:“洋洋小时候很可爱,很讨人喜欢。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学会发脾气。脾气一来,九头牛都拉不转。他只要想干什么或想要什么,就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哭闹、打滚、扔东西、毁物品,甚至自虐——用头撞墙,扯自己的头发。他爸火暴脾气,他一闹,他爸就打。你越打,他越犟,一点儿也不示弱。眼看就要出人命,我只好央求他爸息怒,把他爸拉开,然后千方百计满足儿子的要求。可我却弄了个两面不是人。他爸埋怨,儿子也不领情……”每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随意发脾气的孩子,可事实上发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如果父母引导得不好,孩子就会像洋洋一样,养成乱发脾气的习惯,变成一个暴躁的孩子;引导得好的话,孩子每一次发脾气都会成为一次教育孩子成长的契机。

要解决孩子乱发脾气就要先知道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一是孩子的需要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些需要有些是物质上的,比如,孩子想买一个玩具或者买一些零食;有时则是生理上的,比如,病了不舒服,而父母又不是十分的重视,等等。这并不是说父母必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当父母的要分析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既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生理需要,也不能让孩子的需求感变成贪婪欲。

有时候处理孩子的问题要像冰雪一样冷。既然孩子发脾气可能是为了获取某种满足的手段,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改掉孩子乱发脾气的习惯,或者说对孩子发脾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是可行的?

首先,不向孩子“俯首称臣”。孩子发脾气就向他屈服是最不可取的教育态度和教子方法。当孩子乱发脾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绝不迁就,始终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怎么发脾气,父母都不会“俯首称臣”,他始终都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当孩子已经“雷霆万钧”时,不妨运用冷淡他,父母及其亲人都不去理会他。事后,再当着孩子的面,分析一下他发脾气的原因,细心地引导、教育孩子,相信孩子会从一次错误的行为中吸取教训。

其次,当孩子发脾气时,适当地采取“横眉冷对”的方式。父母在阻止孩子坏脾气发作的时候,既不要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也不能采取过于软弱的态度。最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以缓和紧张的局势。也就是说,当孩子正处于发脾气的时刻,父母不要一心只想到训斥孩子,因为孩子这时是听不进去的;也不要强迫孩子或者用武力威胁孩子马上停止发脾气。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运用冷淡,把他撇下不管,或把他送出门外,让他一个人去发泄,去自我克服、自我平息。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渐渐改正乱发脾气的习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爱发脾气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特别是独生子女,如果从小就事事以他为中心,吃不得一点苦,要什么给什么,那么孩子就会养成遇事爱发脾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