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29

第29章 忍耐力是克服冲动的天敌

有一个父亲过世之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之高阁,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重,撕开一角,赫然发现不少金块藏在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破,取出了金子。

但是接着看到当中有一个字条,字条上说这幅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他后悔莫及。

由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做事冲动有多么可怕的后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行为的冲动呢?据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天生性格气质属于冲动型。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外向型,这样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活泼好动,遇事也好冲动。

(2)行为方式后天养成。如父母在孩子面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冷静、极端、冲动,孩子也会表现得冲动。大多数孩子都属于这种类型。

(3)受周围环境影响。如居住地周边环境人群的说话方式、普遍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

(4)应激事件过程中易冲动。孩子因为年龄小,好胜心强,对突发事件缺乏全盘考虑,往往就会表现得特别冲动,不考虑后果。

(5)其他相关事件影响。可能突发事件对孩子没什么影响,但与突发事件相应、有关联的事件会让孩子产生波动情绪。

孩子在小学阶段,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多,其情绪和行为易受外界影响导致心理状态不稳定,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做事往往缺乏自主性,易冲动和盲目。

父母应该明确一点,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应对社会的初级阶段,其行为需要通过训练来改善。

(1)父母要为孩子做表率。情绪不稳定、主观意识过强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坚毅沉着。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能靠客观条件、场合及环境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往往会说些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其实他们并非有意识去做,只是一种冲动的表现。但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生气,以暴治暴。当孩子出现行为失控时,父母要冷静地给孩子一个可以认错改正的宽容氛围。

如果自己的孩子与伙伴吵架了,父母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因为他们有时也会和好如初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人来疯”现象,而一时又难以说服时,父母可采取冷处理,不理他,等客人走后,再对他实施适合的教育。

如果两个孩子为争一玩具而哭闹时,父母可用另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他们立即会破涕为笑。

(2)如果孩子出于好奇引起冲动而破坏了某样东西时,父母不要打骂孩子,而要耐心地引导,要求他们以后做事要细心、认真,讲清把东西损坏了是很可惜的,并启发和帮助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索。

孩子冲动地做完一件错事后,会有深深的悔意,非常害怕,非常自责。这时,父母应该尊重、留意孩子的感受,分析原因,用自己的经验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危害,必要时可让孩子承担他可以承受的责任。

(3)总之,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心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成人的正确教育,孩子的自制力会逐步加强,从而他们的冲动行为也会相对减少。

关注孩子,要掌握“点”,更要把握“度”。因为: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的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