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32

第32章 改变孩子的急躁脾气

陆凯是个反应很快的孩子,但同时他的性格也是很急躁的。吃饭、走路、说话无不表现出一个“快”字。每次跟大人一起做事情,都是他在催促爸爸妈妈怎么样怎么样,有时,甚至人家话还没讲完,他就抢过话头把自己的观点表述个不停。

2005年元旦,陆凯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打扑克牌。爸爸发现,每当陆凯手里有好牌时,他便焦急地催促坐在他左边的奶奶快些出牌,他甚至还催促别人。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能快些出完手中的牌。

于是,爸爸对陆凯说:“玩牌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你要给别人一点儿思考的时间才行,不能只是为了你一个人能早点儿赢牌,就不顾别人。这样下去,谁还会再跟你一起玩呢?”

陆凯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耐心即耐力,在心理学上属于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它与意志品质的其他方面,主动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耐心是孩子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孩子的耐心对孩子的成长很有意义。因为素质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坚持性。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的耐心不仅对他在学习上有帮助,而且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建议使用如下方法:

(1)确立目标法。父母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方向。孩子心中有了目标,有了“盼头”,他就会为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确立目标一定要恰当,应该使孩子明白这目标不经过努力是达不到的,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不能太难或者太容易,太难或太易的目标都不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另外,目标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应当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直到实现为止,不能迁就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半途而废。

(2)独立做事法。应尽可能让孩子独立活动,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完成作业,等等。孩子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必定要克服一些困难、障碍,也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使他的意志得到了锻炼。假如孩子不能独立完成这些活动,父母也不应赶紧去帮助,应该“先等一会儿”,要让他自己去解决困难。当他战胜了困难,达到了目的,会显示出一种经过努力终于胜利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耐力和意志也就随之增强。

(3)解决困难法。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些障碍,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点小小儿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部清扫干净,他现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后就会逐步失去走过坎坷道路的能力。

(4)自我激励法。孩子的意志品质是在成人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父母应时常启发孩子加强自我控制。自我鼓励、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是意志锻炼的好方式。比如,当孩子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让孩子自己给自己下个命令:“大胆些!”“不要怕!”“再坚持一下!”等。

(5)充分肯定法。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父母要给予合适的肯定和赞许。赞扬、鼓励可以鼓舞孩子的勇气,提高孩子的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在孩子没有耐性完成计划时,父母要进行具体分析,切忌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早就说你没长性”等丧气话。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终失去做事的信心与耐心。最后,要提请父母注意的是,人的意志品质与性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耐心与意志力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培养他大胆、勇敢、坚毅的品格。

坚持不懈是迈向成功的保证。在困难面前,是锲而不舍,还是畏缩不前,靠着恒心和毅力,铁杵也能磨成针,滴水也能穿石。科学家能为真理而奋斗不懈,艺术家能为创作而呕心沥血,学生能为学习知识而刻苦钻研。一个在行动中坚持不懈的人,决不会因为有所成功而骄傲,也决不会因为有所失败而气馁;不会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干扰,也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