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38

第38章 有效率才有机会

生活中,父母发现孩子做事慢吞吞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找出其中的原因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孩子经常被周围发生的其他事务所干扰和吸引,导致做事中断。加之孩子做事目的性很弱,时间观念不强,造成孩子做事动作慢和效率低。而当孩子对做某一事情发生兴趣时,由于动作笨拙或慢吞吞,父母马上帮忙或训斥,孩子当然会不高兴。二是孩子缺少动手锻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事时,可能做不好或者做得慢,这时大人着急就会帮忙或代劳,结果使得本来就少的动手机会又给剥夺了,孩子的动作就越发笨拙。

周末,小云所在社区的居委会号召居民都去社区图书馆义务劳动,妈妈便领着小云一道去图书馆打扫卫生。居民们大多都是领着自家的孩子一块儿来的,所以,小云也倒是不会觉得无聊,她和其他孩子负责整理书架上面的图书,把这些书籍归类摆好。

这时,妈妈注意到,自己的女儿摆书倒也挺认真的,可就是动作太慢了,别的孩子已经把一整排的图书都整齐摆放完毕了,小云却还在慢条斯理地磨蹭着,仿佛一切动作都比其他人慢半拍。

有个邻居家的孩子还对小云叫道:“喂,你动作也太‘蜗牛’了吧?我们都摆完了,你却好像刚刚开始动手的样子呢。”

小云听到伙伴问话,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继续在慢慢地整理图书。

妈妈走到小云的身边,拍拍她的肩膀,鼓励地说道:“孩子,提起劲儿来,加快速度,有效率才有机会。你也能做得和别人一样棒!妈妈相信你行的。嗯?”

小云感激地朝妈妈点点头,手上的动作真的逐渐加快起来了……

那么对于孩子做事慢吞吞的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有了作息时间,生活气氛就会紧张。渐渐地,孩子的闲散行为就可以克服了。平时,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们的动手能力获得提高。训练之初,进步很慢,必须要有耐心,不能帮忙或代劳。

其次,应该“管”与“放”相结合。“管”,就是孩子从事某件事时,要过问一下,估计其困难,做些必要的指导;“放”,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做,熟能生巧,动作会越来越灵巧。同时要多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的信心。这样,会使笨拙与慢吞吞的动作日益改观。另外,如果孩子的动作非常不协调,反应过于迟钝,父母就需要带孩子看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了。

总之,时间对于每个人是平等的,没有弹性。生活的强者与弱者,往往就取决于对时间的态度,发挥时间的效应。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做父母的,万万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迟缓与动作笨拙等闲视之。

父母可以找邻居或朋友的小孩,彼此年龄差距不大,让他们一起玩,并从中观察孩子的反应如何,然后在互动过程中,找出谁最快,谁最努力,谁最勤劳。每个人都替他找出一个优点来。千万不要说谁第一名谁最后一名,这样会让速度快的孩子骄傲,而速度慢的孩子更有挫折感。

当孩子慢吞吞时,父母首先要了解他是故意的还是没有兴趣。如果确定是没有兴趣,就不要勉强他,而是要设法引起他的兴趣。如果是故意的,很可能是父母的压力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调整情绪并明确指导他,或是清楚的示范给孩子看,让他明白事情进行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