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59

第59章 把孩子当成老师

以孩子为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但向孩子请教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应该平和虚心而不是盛气凌人。中国的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全知全能的样子,生怕露出一点不懂的地方,让孩子看轻了自己。其实这样辛苦地维持自己的威严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能放下“威仪”,主动向孩子请教一些事情,你们的关系将会更加亲密。

晚饭后,乔依一直在摆弄那个坏掉的音响,可弄了半天还是没有修好。这时乔依8岁的大儿子汤姆从楼上吹着口哨跑了下来,看他的打扮似乎正准备出门去玩。

“汤姆!”乔依叫住了他,“过来帮我看看这个音响,再修不好就得换了!”

“爸爸,您是让我帮您修音响吗?可是我以为——真是太难以置信了!您从来都不会找我做这种事的。”

然后在父亲略显尴尬的目光里,汤姆迅速脱下外套蹲下来和父亲一起研究那个音响。

“您看!这个导线接触的不太牢固,我猜毛病就出在这上面!”

乔依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你怎么会懂这么多呢?你知道,我一直把你当成小孩子!”

汤姆愉快地笑了:“爸爸,我不是告诉过您,我参加了学校的电器小组吗?以后家里的电器坏了,需要帮忙时就请您说一声,我会非常愿意和您一起干活的!”

从那以后,乔依发现儿子变得懂事了很多,看到父母做家务事时,他会礼貌地问一声:“需要我帮忙吗?”而且汤姆还买了一大堆物理方面的书籍,有空就坐在房间里研究,现在汤姆已经成了家里的“电器专家”,老师告诉乔依说汤姆现在上课时变得“很认真”。

乔依第一次向儿子汤姆请求帮助时,我们可以看到汤姆感到十分惊喜,他立刻放弃出去玩的念头,留在家里陪父亲修理东西。8岁的汤姆非常骄傲,父亲的求助让他看到了父亲对他的信任和依赖,这种感觉甚至成了他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因此,为人父母的你何不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一些东西?你会发现不再需要唠叨、不再需要责骂,你的求助就使孩子变得更懂事、更乐于学习。

寻求孩子的帮助,从小的方面看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技巧,但从更高的层次看,却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疑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能力可帮助大人?历来都是大人帮助孩子,哪听说过孩子帮助大人的?他们即使接受让孩子帮助自己,也不过认为是一种哄小孩的游戏而已。

实际上,这不仅不是一种游戏,而且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父母自身的需要。我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行为方式及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的成见、生活经验以及越来越多的惰性常常阻碍我们看到这一变化。

首先,要善于向孩子学习。生活中很多父母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很多让自己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学习的地方。

其次,以孩子为师。向孩子请教问题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这样反而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融洽性和趣味性,并促使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

我们应该明白每个孩子都希望“做自己的主人”,他们都希望从自立与帮助他人中寻求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所以,父母不妨试着扮演一下弱者,给孩子的责任心与能力以最好的鼓励与赞赏。

用“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