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70

第70章 乐在学习

你在为学习而烦恼吗?如果是的话,说明你完全把学习当成了一项任务去完成。其实,学习是快乐的,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应有的快乐,而非烦恼。

寓教于乐,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将教育过程贯穿于日常生活,将灌输式教育转变为轻松快乐的主动学习。从形式上讲,它不需要课堂教学的一桌一椅,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也不需要严肃认真的课堂气氛的支持,而可以在轻轻松松的谈话中、散步中、远足中灵活开展。寓教于乐的观察力培养最能于细微中见功夫,在轻松自觉中见成效。

有个美国人叫维尼夫雷特,他在其母亲斯特娜夫人的教育下,1岁就会说很多话,还能背一些文学作品,2岁写日记,3岁写诗歌散文,4岁写出世界语剧本,5岁会八种语言并开始发表作品。斯特娜夫人很重视对孩子的观察力培养,她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在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时,快乐而自然地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她每年夏天,要带孩子去山野中过几天野营生活,让孩子仔细看野花和小虫,并饱览自然风光。或在海边采拾贝壳、海藻、水母等,在沙滩上堆山、筑岛、开湖、垒坝、修湾,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亲眼看、亲手摸、亲耳听,揣摩事物的性质。再将孩子视野扩大,面对浩瀚的海洋,讲述海的知识,甚至把地球仪带到海边,指出“地球上的大西洋就在这里”,让孩子想象大西洋以外的世界。在教给孩子地理知识的同时,把观察事物的顺序、方法、目标准确而生动地做了诠释,开阔了孩子的视野。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幼年时的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是父亲希望他能够学习好,多看书,盼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小富兰克林一开始对学习不是很有兴趣,他有时候拿起书来想看,但是只要外面有伙伴叫他去玩或者街道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就会把书一扔,第一个飞快地跑出去看。

他家里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还是为孩子买了许多有意思的书籍,并把这些书籍放在很显眼的地方。

有一天,小富兰克林跑了进来,对他母亲说:“妈妈,你能告诉我埃及金字塔是怎么一回事吗?我一个伙伴在考我。”

他母亲就给他讲解起来:“这个埃及金字塔其实就是埃及法老的坟墓,但是它的样子很是奇特。”他母亲把关于金字塔的各种知识都仔仔细细地告诉了她的孩子。

小富兰克林听得很入神,心里想:“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东西啊,我怎么以前不知道呢?”

他对他母亲说:“妈妈,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我希望以后变得像你这么聪明,有着这么多渊博的知识。”

“孩子,妈妈不是什么都知道,妈妈这些也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其实书上的知识很丰富,而且很多都是很有意思的。只要你去看,你自己去发掘,就能变成和妈妈一样懂得这么多,甚至比妈妈懂得还要多。”

“是吗?妈妈。”小富兰克林更加不解了。

“当然是了,妈妈没有去过埃及,本来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书籍给了我知识。孩子,刚才你说你希望成为像我这样的人,那么你就要从现在开始多多地看书,汲取里面的精华,把它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你就一定会比妈妈厉害。”母亲继续引导她的孩子。

“好的,妈妈,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地看书,把这些知识都学到我的脑子里去。”小富兰克林开心地回答。

从此,小富兰克林就对书籍有了兴趣,经常拿来翻阅,津津有味地学习里面的内容。

他母亲看到这些,心里很是安慰,但是小富兰克林还是有点儿缺乏自制力,有时会被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所以他母亲经常在他看书的时候对他说:“孩子,你现在看书,不要去管别的事情,你看完了才能和小伙伴们玩,好吗?”

“好的,妈妈。我喜欢看书。”小富兰克林大声地回应着。

然后他母亲就会把孩子的玩具放到别的屋子里去,同时把房间的窗户关好,尽量不要让别的事情来影响孩子的学习。

就这样,慢慢地,小富兰克林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了,经常在小伙伴叫他去玩的时候,坚持自己看书,不受到他们的影响和诱惑。

就这样,富兰克林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许多有成就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并非都爱学习,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改掉了厌烦学习的坏习惯,一步步地把学习当成生活中的乐趣来享受。

歌德是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但是,在歌德小时候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仅不爱学习,而且还非常厌恶学习。那时他把学习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当时小歌德成天只知道玩,他挨了很多的骂,也挨了不少的打,但是无论他父亲怎么做,都不能让他安心地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歌德的父亲见到了著名人类学家福斯贝先生,他是一个热衷于儿童教育的人,他讲了许多名人受教育的故事给歌德父亲听,歌德父亲从他的谈话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回到家中,他对歌德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并改变了态度。他跟小歌德讲了许多历史上伟人的故事,并告诉他,那些伟人从小都是爱读书的孩子。

他的父亲一开始也不要求小歌德什么都听从他的,他只是让小歌德在潜意识里慢慢地把读书、学习和伟人联系在一起,对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天,他父亲与一个朋友正在谈一个流浪汉的故事。当他发现歌德在旁边时,歌德的父亲故意提高了声音说道:“听说他小的时候也不爱读书,只知道玩,他认为不读书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长大之后,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想找个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变成一个要饭的人了。”

父亲的话给了小歌德巨大的震撼,他想,我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还是要做一个要饭的人呢?第二天,小歌德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主动要求学习,并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起来。他的行为告诉人们,他选择了去做一个高尚的人。最后,小歌德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像小歌德一样做到这样的转变的。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培养热爱学习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要坚持终身学习,就必须热爱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各种知识,才能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什么都不会白学”,是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的话。看上去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它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深远的——热爱学习,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积累的知识多了,会给我们以后的成功之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就。所以,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学习不只是在书桌边死记硬背,如果为了学习而把孩子累得弯腰驼背,不仅是残酷的,而且也是低效的。一年四季,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如田边村头,海边林带,吹柳笛、编柳帽、打菖蒲、逮蚂蚱、捉蜻蜓、追野兔、摸鸟蛋……在大自然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也学习着丰富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不需要你去强迫,知识本身就是令人愉悦的,学习本身就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