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74

第74章 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尽管董兵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考前准备,但是,不知为什么,他心里面还是有些不安,总是担心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复习好。董兵是班级里的“尖子生”,考前几名无形中已经成了他的任务了。这次考试对董兵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校会以这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升初一分班的基本依据,爸爸妈妈也对董兵的这次考试成绩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董兵感觉无论如何要考出个最高的水平来。

不过,越是紧张,越是学不进去,董兵手里面虽然捧着书本,可是心里总是掂量着考试,想着如果考砸了,怎么办是好呀?妈妈经过董兵的房间,看到他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走上前去关心地问道:“小兵,你在想什么呢?”

董兵说道:“真担心会考不出好成绩呢。”

妈妈握着儿子的手,鼓励他道:“没什么可担心的,只要把这次的考试当成一次普通的测验就可以了。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考不好,我也不会怪你的。我相信你能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好吗?”

董兵感激地望着妈妈,笑了。

这时,妈妈又说:“儿子,咱俩不妨来订一个帮助你提高成绩的进步协议吧。”

董兵饶有兴趣地点点头。

有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个小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但安排方式不同。让一个孩子先用心读文章,然后再专心看电视节目;另外一个孩子一边读文章一边看电视节目。结果发现前者能够完整复述出所读的文章内容和所看的电视节目;后者却不能复述文章内容,对电视节目内容也不十分清楚。由此可见,在学习记忆的时候,应尽力排除有干扰的事情。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高分数,那么,就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无论是外界的干扰还是来自心理的干扰都将妨碍孩子的成绩。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了解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就可以采用一些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那么,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第一个因素是来自孩子的心理压力。有的孩子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头脑笨,而是因为父母给了他太大的压力。当孩子面临考试时,更会感觉到压力重重,他们担心如果考不出好成绩的话,会让父母很失望。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得过分紧张,这种紧张的情绪会在无形中传染给孩子。孩子担心考不好,将会被父母责骂,所以,自身的压力也就越大,甚至有时还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有些不知所措了。有许多的父母当孩子的成绩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以后,就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生气、失望的情绪,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会伤心,甚至灰心,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我不行”。这种自卑心理越强,学习成绩就越难提高上去了。因此,父母应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

第二个因素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好多孩子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学习成绩却不好,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父母应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且请老师给出针对学习方面的建议,与孩子一起总结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同时,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基本情况。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考试而无法在考场上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要多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帮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第三个因素是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人记忆效果的好坏,与其当时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记忆效果就会更好。厌学不如乐学,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当然不会理想。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树立自信心。有些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不在学习方面,学习就不好。这种情况,首先要使孩子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学习。还要结合他现有的爱好,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父母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学习,要靠自觉。父母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擅长的学科,要注意发展其特长。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父母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父母的目光不能只盯在眼前的成绩上。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也得靠勤奋。不要只看到别的孩子取得成绩,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良好的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要有执著的信念,相信只要孩子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要让孩子始终相信自己,坏成绩只是暂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平时比别的同学多花一点时间在学习上面,遇到问题,和父母多沟通,多听听同学、师长的见解,对自己的学习会很有帮助。教孩子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这样做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培养孩子豁达的性格、宽广的胸怀。孩子好胜心强,希望自己能够超过别人,这是无可非议的,积极的上进心是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但是父母要引导孩子懂得,人人都有参与竞争的权利,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权利。不要太在意分数,不要每门功课都争第一名,让其他同学走在前面,孩子也能有接受挫折的容忍力。那种只允许自己领先,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是不恰当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