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81

第81章 让孩子走出自我挫败的阴影

黛安娜·罗斯是美国歌坛的超级明星,很年轻的时候就崭露头角,成为著名女子三重唱乐队的主打歌手。单飞以后她获得了更为巨大的成功,许多成名歌曲不仅表达了自己奋斗的历程和心声,也让千百万人从中获得了力量。例如,她的著名歌曲《如果我们一起坚持下去》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理念和人生态度,是她的人生写照,也是她给年轻人的一份礼物。黛安娜·罗斯在其自传中曾经提及了这样一段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凭此缅怀自己的母亲,同时也激励了下一代年轻人。

在她8岁的时候,有一天,她从学校哭着回家。当时她满脸通红,刚刚挨了一顿打。她告诉母亲,有个小子打了她一个耳光,她尽力躲避,但是没有躲开。母亲抚摸着她通红的脸,问她:他们为什么要打你?

她回答:我没得罪他们,他们就是叫我“黑鬼”,然后就打了我。

母亲的脸色突然变得非常冷峻,显然她非常生气:你以后永远不要让别人叫你黑鬼并且打你。嘿,听着,我要你反抗和斗争,为你应该拥有的一切而斗争。

一个星期后,仍然在学校里,有一些小坏蛋跟黛安娜·罗斯过不去,骂她骂得非常难听,然后就格格笑着跑了。她知道,他们就是希望她不痛快,但是她不。她感到非常愤怒,并没有试图躲避,而是勇敢地面对他们,进行了应有的反击。她和那伙小坏蛋并没有谁输谁赢的问题,重要的是她不再躲避而是直面他们的挑战了。

从那时起,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反击那些欺负她的人,正如母亲所说的那样,她一定会获胜。她一定不会再让自己难堪了。对她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面对他人的不公正的待遇时她不再躲闪,而是懂得要自强、要反击。这应该算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自我挫败是指有些孩子在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自我设想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其吓倒,从而产生忧虑和恐惧,于是总想回避。孩子经历了挫折后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而且会越来越惧怕挫折。当他再次面对挫折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挫败”,因此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走出这个误区,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自我挫败心理常见的表现为:过多注意别人的评价,关心自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但又担心和怀疑自己能否得到别人的赞扬,对自己持一定的否定态度;在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想出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困难和障碍所吓倒,似乎失败就在等着自己;荣誉感、自尊心以及虚荣心比别人强,因而当一切无法如愿以偿时,就会烦闷、苦恼;性格内向,不擅长表露自己,尤其不愿在大众场合露面;平时缺少社交活动,常常表现出缺乏自信。

我们知道,思想本身能左右事情的发展。比如,有些事情本来不会朝坏的方向发展,可是一个人在做事前如果认为事情必定会朝坏的方向发展,那么结果可能真的会一团糟,这就是心理的力量。要想帮助孩子走出自我挫败的阴影,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让孩子正确地接受自我。

许多不能接受自我的孩子常由于对自身的某个方面不满意,拒绝承认自己的本来面目,比如因为怕“丑”而竭力装扮或伪装自己。虽然这并非有意,但是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接受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使虚荣心成为沉重的心理负担;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广泛地与社会和他人进行交往,培养自信心和实际的行动能力,以迎接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二,教孩子适当要求自己。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父母首先应当教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对自己有哪些才能、特长、优点和哪些缺点、短处、不足都应当心中有数。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操之过急、一下子要求过高,“一口是吃不成一个胖子的”。失败感和期望程度是相关的,事先的期望值越高,事后因结果不理想而产生的失败感相应也越高。所以,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前都应给自己定一个恰当的标准,这样,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过分地失望和自责。

第三,教孩子不害怕受挫。

自我挫败者往往在行动之前就害怕失败,并把失败结果看得太严重、太难堪,而注意力越集中于挫折,就越会阻碍自我潜能的发挥。比如考试时越是怕考不好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不能很好地发挥。成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但对失败也要做最坏的打算,从最好处着眼、从最坏处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拥有了几次失败的教训,虽不充实但没有白过,因为失败意味着我与成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失败已把成功的希望带给了我。”

如果孩子感到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自我挫败的时候,父母应该教他运用自我鼓励的方法来矫正,可以教他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忧虑和痛苦进行斗争。比如,在担心失败时激励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挫折和失败能使人成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可以教他运用自己喜欢的伟人的思想来激励自己,名人格言、座右铭等都有助于孩子调节意识、摆脱自我挫败的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