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33

第33章 “我想找真人PK”——如何阻止儿子把游戏中的暴力带入现实

男孩的困惑

前一段时间,上大学的哥哥给我的电脑里安装了一款CS枪战游戏,玩起来特别带劲,里面的武器像匕首、枪支我玩得特别好,几个联机的朋友都说我是“游戏大神”。我真想在现实中也证实一下,我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用这些“武器”打败敌人?可是我又怕真的伤到人,怎么办啊?

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讲述了关于14岁儿子的事情:

正在上初中原本文静内向的儿子最近突然改变了许多,经常在电话中和同学说一些“今天晚上组队去砍人”“我这次一定要灭了他们”“老欺负我,你们帮我好好教训他一顿,最好‘挂’了他”之类的话。虽然我知道这是儿子策划网络游戏中的“集体活动”,但是每次在家里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打杀杀,我j就担心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受到网络游戏内容的刺激而变得暴力起来。

事实上,过于暴力的网络游戏在让男孩体验刺激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日常行为,甚至会让原本乖巧的男孩变成一个十足的“暴力王”。

为什么有些网络游戏会使男孩变得暴力呢?其实,大部分网络游戏都是以PK来吸引玩家的,也就是说玩家只有打败对方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权利。而这种虚拟的暴力行为让众多心智还不成熟的未成年孩子感到非常刺激,甚至将其衍生到了现实生活。

曾经有位青少年教育专家在电视中披露过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有几名十几岁的少年一起玩网络游戏,被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刺激得“热血沸腾”,最后竟然相约决定寻找目标试试“真人PK”。而一名同龄男孩不幸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在被这几名少年一拥而上进行殴打后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由此可见,网络暴力游戏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行为模式,并且使他们将虚拟世界的暴力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果一个男孩长期接触暴力游戏,那么一旦遇到了合乎暴力使用的情境时,他就会优先以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正确引导男孩,及时阻止他把游戏中的暴力带入现实。

方法一:巧妙使用分级制让暴力游戏远离男孩

有一位母亲的教育经验是这样的:

自从15岁的儿子玩上了名为CS的电脑游戏,我发现他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最近好几次还因为打架,被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家长找上门来。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儿子玩游戏惹的祸,因为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然后就开始玩起了打打杀杀的游戏,嘴里还大声地叫着“杀杀杀”,“打死他”,“爆他头”,“他真没用”……看着儿子动不动就在游戏过程中摔鼠标、拍桌子、嘴里吐脏话,我的心就颤颤的。但幸好,他还愿意听我们的建议。于是,我和爱人就给儿子找了几款画面比较柔和,内容也以模拟经营和人际交往为主的新游戏,并且我们每周都对儿子的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儿子对新游戏有了兴趣,也不再把“杀人”“砍人”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了。

父母们如果简单粗暴地命令男孩不能再玩任何游戏,那么必然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家里不让玩就去网吧或者同学家,而且玩得更疯。可见一味对男孩实行禁玩政策并不是良策,父母们不妨学习上面事例中的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实行分级制。

所谓分级制就是给游戏划分种类和级别,将那些含有暴力、色情等画面或内容的游戏隔绝出去,选择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玩的游戏。其实,“游戏分级制”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实行。这些国家根据游戏中包含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内容多少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内容最单纯的可以出售给任何年纪的玩家,含有少量不良内容的游戏未成年人可在父母陪同下玩,而含有大量暴力血腥内容的游戏则被划定为“成年人专用”,任何商家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方法二:走进男孩的内心,给男孩足够的关怀

内蒙古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魏德俊曾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这样说道:“根据调查得知,孩子们喜欢的网络游戏以具有暴力场景的为主。究其原因,网络游戏是一种释放焦虑心情的手段,它可以补偿游戏玩家在生活中遇到的挫败感,因此动作游戏和枪战游戏成为游戏玩家喜欢的暴力色彩很浓的两类游戏。换句话说,生活中的不满、愤怒等情绪需要得到发泄,正确的发泄途径是建立在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基础上的,网络暴力游戏就给游戏玩家提供了合理的释放渠道。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游戏玩家的大脑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并且分泌出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令人感到兴奋,这正是游戏玩家痴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的原因。”

没错,多数未成年人喜欢暴力游戏很可能和他在现实中某种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关。

一个15岁的少年,因为学习不好而经常被父母教训,所以为了发泄心中苦闷,他就特别喜欢玩那种打打杀杀的游戏,甚至将游戏中的人物当成现实中那些对他不满的人,然后通过在游戏中杀死他们体验一种报复的快感。

很多教育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表面暴力行为,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内心有阴影,暴力的背后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其实他们内心脆弱,渴望关怀。因此,父母要多了解男孩真实的内心,给男孩足够的爱和关怀,让男孩感受现实中的安全与温暖,这样男孩自然会远离那些打打杀杀的暴力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