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57

第57章 “我该怎么办”——男孩遇事优柔寡断,怎么办

男孩的困惑

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受别人影响,而且做什么事情都会犹犹豫豫,比如昨天和同学出去吃饭,他问我吃什么,我就说“随便”,可是他帮我选了之后,我又不喜欢,搞得大家有点不愉快。难道我真的很难“伺候”?为什么一到做决定的时候,我就害怕选错呢?

有一个少年帮着妈妈去定制新鞋,当时鞋子的样式有两种:一种是圆头的,另一种是方头的。少年一时间没了主意,一会儿说做圆头的,一会儿又说要做方头的。在少年游移不定之时,鞋匠已经把鞋子做好了——鞋子一只做成了方形,一只做成了圆形,根本无法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优柔寡断的人无法行事,他们往往错失掉很多机会,很可能忙碌一生也毫无建树。因此,当青春期男孩遇事优柔寡断时,我们应该从旁帮助他提高决断能力,以便为他把握人生机遇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决断,就是指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当机立断,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果断的性格是一个人自我决断能力的体现。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备这种遇事果断处理的能力。对于青春期男孩来讲,做事果断实际上是一种智慧和才能的体现,也是他们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但性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做事不果断的人,其性格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很可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所以,为人父母,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不过,青春期男孩决断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靠说教来完成的,需要父母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通过事例进行引导,提高男孩的知识储备和生活认识,为他们良好的决断能力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爽快利落、做事雷厉风行的男孩呢?下面这些方法不妨尝试一下:

方法一:父母在儿子面前的言行必须果断

邢先生的儿子小勇是个性情非常爽快的孩子,做事从不拖拉,一贯是雷厉风行,这主要得益于邢先生的教育。邢先生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的果断性格,刻意让小勇自己去决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出门穿什么衣服,晚上吃什么,电视看哪个频道,压岁钱怎么分配,等等。

小勇上二年级的时候,一次邢先生开车送他上学时堵车迟到了。小勇怕挨老师批评,就坐在车里哭闹,要爸爸陪他进教室,否则就不下车。刑先生当时并没有心软,果断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同时对他说:“要不你自己走进去,要不就立刻回去!”结果,小勇不得不自己走进教室。当天晚上,邢先生明确地告诉小勇:“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你必须自己解决的,不能老想着依靠别人的力量。你要知道,有些事情即使你今天逃避了,明天你依然要面对。”

在邢先生的教育下,小勇逐渐形成了果断的性格和决策能力,因此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父母在男孩面前的言行必须果断,树立好的榜样,借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男孩。如果男孩身上有了优柔寡断的倾向与习惯,父母要及时帮他改正,不要让它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影响孩子的抉择能力,破坏各种进取机会。

方法二:帮男孩摆脱依赖心理,让男孩自己行事

遇事能够借鉴他人意见,借助他人智慧做出正确决策,无疑是值得提倡的方法。但是缺乏主见的男孩不是这样,他们遇事总是去问别人该怎么办,完全等着别人拿主意,这是男孩的依赖心理在作怪。

李爽是一个非常没有主见的男孩,做什么事情都是优柔寡断。有时候,做一个决定,他要征求很多人的意见。即使这样,他也可能决定不下来。

有一次,妈妈让李爽报一个特长班,让他在钢琴班和书画班任选一个。李爽犹豫了好久,也不知道选哪一个好,他觉得两个都挺好的,但是又没有特别多的空余时间,只能报一个。于是,他问妈妈:“您觉得我该选择哪一个呢?”妈妈说:“你自己决定吧!”但是李爽犹豫了好久,还是没有做出选择。

一直到两个特长班都开课一周了,李爽还在犹豫呢!李爽的妈妈气得直摇头:“我的儿子做事这么犹豫不决,将来能走向社会吗?”

看!依赖心强的人往往会错失良机。此时,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帮助男孩拿掉这个心理上的“拐杖”,让男孩的自主意识成长起来。如果男孩遇事犹豫不决,向父母征求意见时,父母不要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和鼓励他拿出自己的意见。哪怕男孩说出的意见没有多少价值,也要先予以鼓励,然后再帮其完善。这样一来,男孩果敢的性格就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