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75

第75章 “我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亲人离世,如何劝慰儿子

男孩的困惑

我从来没想过爸爸会这么早离开我,以后再也没有人像他那样了解我,陪我看球赛、陪我登山、陪我聊天了……我一下觉得原本阳光的世界变得灰暗了,可能以后我再也感觉不到真正的快乐了。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但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亲人的离世对他们的打击和影响是无法想象的。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个经历亲友离世的男孩的心理感受:

“父亲因公殉职,这个突然的噩耗炸得我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让我觉得这是一场梦。因为早上我明明还和他约好下周去郊游,怎么才一会儿工夫他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我无法相信这一切,即使我见到父亲的遗体,我还是呆呆地问母亲:‘妈,我爸一定是去别的地方了,这肯定不是他。’我多希望时间能倒流。”

“最疼爱我的奶奶因为肝癌去世了,出殡的那天我在奶奶的灵堂里哭了很久,我好后悔没有多陪陪奶奶,以前我一直都是奶奶的骄傲,可我总是嫌弃她啰唆、没见识。”

……

事实上,面对亲人的离世,很多男孩先是会对发生的一切感到震惊,后来就会拒绝接受事实,接着就会感到强烈的孤独,甚至很多男孩会因为亲友离世而伤心哭泣到不能自拔。再后来,他们可能会感到愧疚,因为在亲友生前,他们没有多陪陪他或她,甚至对这个人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做了很多令对方感到失望的事情。总之,亲友离世后,大多数男孩子心情极度低落,内心塞满了愧疚、痛苦、懊悔……

那么面对男孩这种情况,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给男孩父母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方法一:引导儿子接受“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永恒规律”

14岁的钱明从医院回来之后,心情非常低落,因为最疼爱他的爷爷生病住院了,医生说爷爷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回到家之后,钱明的爸爸走进了钱明的房间,对钱明说:“爸爸很了解你现在的感受,如果你爷爷现在离开了我们,那么爸爸的痛苦不会比你少。但是人都会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都避免不了。与其伤悲地等待死亡,不如开开心心地陪爷爷度过剩下的日子,说不定对爷爷病情的好转还有很大作用。”听完爸爸的话,钱明的心情好了一些,他对爸爸说:“爷爷最喜欢读报纸了,明天我就负责读给爷爷听,这样他心情就会好很多。”

人的生老病死就如同一年四季的更替,是很自然的现象。虽然面对挚爱亲人的突然离世,男孩们心里都难以接受,甚至很多男孩会觉得失去心里的依靠,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感到惶恐不安。但是面对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我们必须鼓励男孩让他们接受亲友的死亡这个事实,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往好的一方面去看,逐渐减轻他们心里的痛苦和愧疚感,这样对男孩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方法二:让男孩多向身边人倾诉,学会接受别人的安慰

有一个15岁的男孩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中这样写道:

前一段时间最疼爱我的小姨去世了,得到这个噩耗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就像一个不会思考的木偶。但是我发现这样做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我仍然觉得悲伤和痛苦,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几乎要把我吞噬。后来,我打电话给自己的几个好朋友,向他们倾诉我的悲伤。朋友们不但认真倾听我的话,而且都极力安慰我,虽然大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我能感觉到他们都希望我振作起来,不要一直沉浸在无边的伤感中,甚至有几个好哥们相约来找我打球,以便我能发泄情绪。神奇的是我接受了朋友的安慰之后,整个人仿佛注入了一股力量,心情也好了很多。

看吧,这就是向身边人倾诉,学会接受别人安慰的好处。这种倾诉不但有助于男孩将情感释怀,也会让他们明白此时感到痛苦是正常的,而且还会给男孩注入新的力量,让他们学会应对当前的状况。

其实,让青春期男孩一个人应对亲友离世的痛苦是很困难的,如果有人能在他身边帮助他、鼓励他、安慰他,那么他就能从痛苦中更快恢复。因此,当男孩因亲友去世而心情低落、痛苦不堪时,作为父母应该引导男孩多向身边人倾诉,学会接受别人的鼓励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