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77

第77章 “我要为朋友两肋插刀”——让男孩理解“义气”的真正涵义

男孩的困惑

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有哥们义气,要和朋友肝胆相照,这样才能交到好朋友。所以,为了朋友我可以反抗父母和老师,可以两肋插刀,当朋友有难的时候,为朋友出头那是应该的。可有时我也担心自己这样对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我吗?

小明今年18岁,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跟着几个朋友做点小生意。一天晚上,小明和几个“兄弟”在一家大排档吃饭,邻桌坐着三个正在吃饭的小伙子。小明他们聊天聊得热火朝天,就没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已影响到别人。

邻桌一男孩走过来对他们说:“你们×××小点声!”小明的兄弟小刚一听便来气,站起来对着他说了一句:“你再说一次试试。”对方真的再说了一遍,小刚就拿起酒瓶朝着对方的头砸了过去。对方其他两个人也上来了,要打小刚。小明见状立刻抄起自己身边的塑料椅子朝他们砸了过去。

过了几分钟,对方那边又叫来了两个人,他们把小刚和小明围住。小明非常生气,拿起桌上的铁三脚架朝刚刚已经头破血流的人的头上砸过去,那个人一下子晕了过去。

“警察来了!”有人喊,原来对方的人已报警。

小刚等人一听有警察,立刻逃跑了。而小明由于刚才喝酒喝得最多,一时酒劲上来了,反应较慢,被警察抓住了。小明不得不赔偿对方3万元的医药费。

当民警问他为什么要那么狠时,小明说:“兄弟打架,我必须上。”在小明的心里,在社会上混,兄弟义气最重要。可是当民警问:“那你被抓后,你的兄弟们又在哪里呢?”小明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孩子形成这样一种哥们义气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其次就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有严重的从众心理。他们在心理上需要得到伙伴的认同,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青春期的男孩会整天把“义气”“够哥们”等词挂在嘴边,但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义气”。在他们眼中,只要是对方能够为他去打架,这就是“义气”和“够哥们”的表现。

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该如何帮孩子理解“义气”的真正含义呢?

方法一:告诉男孩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很多男孩会认为“用武力取胜”是当英雄的必要条件,其实不然。我们要让男孩知道,英雄绝对不是“打架能手”,而是伸张正义的使者。

一天,17岁的高二男生张亮听说自己的好朋友被人欺负了,非常生气。为了给好朋友报仇,张亮放学后就在校门口的小路边等着那位“仇人”。当看见“仇人”一个人背着书包走过的时候,张亮猛扑过去,把那个欺负自己好朋友的“仇人”狠揍了一顿,甚至把对方的鼻子都打出了血。看着躺在地上求饶的“仇人”,王亮觉得自己是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雄。

打着友情的旗号去打架,往往是男孩体现英雄情结常用的方式。男孩会认为,朋友之间讲究“义气”、“出手相救”是太正常的行为,这不但能维护朋友情意,还能满足自己渴望当英雄的心理。

对此,父母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只有和“正”在一起的,才能叫“义”,只有伸张正义的行为才能称得上是英雄行为。比如:看到有人落水而奋不顾身地下水营救,在人群中抓住小偷,等等。但是,为报仇而打架本身就不是正确的事情,即使打赢了也谈不上“义气”,更不能被称为英雄。当男孩把“正义”牢记在心时,就不会莽撞地以英雄情结的名义做出错事和傻事了。

方法二:告诉男孩要坚持自我

青春期男孩的是非分辨能力并不是很强,或者说,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为了追求所谓的“酷”和“刺激”,男孩常常会加入一些“不良团伙”。当然,在这些男孩心目中,他绝不会认为,他所加入的那个集体是“不良团伙”。正像一个15岁的男孩曾这样说过:“父母总是说我整天与那些‘坏孩子’混在一起,其实,我的那些朋友根本不是‘坏孩子’。他们对我很好,很讲义气,每次我受到别人欺负,他们总是二话不说地去给我‘出气’。所以我们都是好哥们。”

一位妈妈在得知儿子和一些“坏孩子”来往后,和他进行了如下的谈话:

妈妈:听说最近你常和同学逃课去网吧玩游戏?

儿子:我的那帮朋友都去,如果我不去,会被他们冷落的。

妈妈:如果因为你拒绝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就冷落你,这能算的上是真正的朋友吗?

儿子沉默不语。

妈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交朋友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变成朋友那样的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多没劲呀!

儿子:每个人都不同,那朋友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

妈妈:有意思的事情多了!就拿你身边的那些同学来说吧,有的富有竞争意识,敢于冒险;有的存在某些特殊才能,如篮球打得很棒,精通电脑……这些你都应该向他们“取经”。总之,要把握一个原则:你要有自己的个性,把朋友身上有益的东西吸收过来,有害的排斥掉。

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沟通。因为在这次沟通中,这位妈妈没有粗暴地干预儿子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来往,而是给了儿子一个切切实实的“交友原则”。如此,男孩就不容易在交友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