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83

第83章 “妈!我不愿意去学校!”——如何帮助男孩克服厌学情绪

青春期的男孩存在太多叛逆问题,甚至让父母们不堪其扰,但责骂、忽视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父母不要妄想青春期的男孩能多听话,其实不听话是正常的,太听话反而不正常。所以父母也不必太担心,把叛逆妖魔化。

孩子叛逆有时并不完全是孩子单向的行为。简单地讲,这是一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没有从不犯错的孩子,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多从孩子身上发现他可贵的、积极的一面,多赞赏他的正确行为,反而会在孩子心里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让他很快乐地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有耐心,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孩子犯错,也给他改变和成长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尊重。

男孩的困惑

自从上了初中后,我就觉得以前好学习的我突然变得懒惰起来,开始有意地拖延和逃避做作业,而且现在面对学习我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我不知道为什么曾经对书本深深着迷的我,现在开始对课本和学校厌烦起来。

一天,一位焦虑不安的母亲走进了某家儿童医院的青春期心理门诊室,身后跟着的是她垂头丧气的儿子。这位母亲对心理门诊的专家说:“我儿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回家就说头疼,一头疼就不能上学,现在已经休学在家。我带他去很多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花了很多钱,可就是找不出孩子头疼的原因。医生建议我带着孩子看青春期心理门诊。”

心理门诊的专家们马上针对这个男孩的状况做了相应的心理测试,最后得出的诊断结果是:男孩患了厌学症。

其实,厌学情绪在青春期的孩子中间非常普遍,而且他们还常常表现出明显的身体变化,例如失眠、头痛、头晕或者睡眠障碍、胸痛、胸部憋闷或者腹痛,厌学严重者甚至伴有乏力、心慌、心悸、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状况其实都是由男孩的厌学情绪引起的。

其实大部分青春期男孩产生厌学情绪,都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的。比如有些父母过多地给青春期男孩施加学习压力,有些父母总是用批评、斥责甚至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的错误,有些父母过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还有些父母给自己正在上初中或高中的儿子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给青春期男孩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厌学情绪在他们心里滋生。

因此,父母要帮助男孩克服厌学情绪,就要学会“对症下药”,从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开始。

方法一:让青春期儿子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一位母亲的教育经验是这样的:

一天,上初二的儿子回到家后顺手把成绩单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就回屋上网去了。我看到儿子成绩单上数学成绩那刺眼的50分,心里很着急,但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批评儿子玩心重,不知道学习,而是等自己情绪平稳之后,走进了儿子的房间。

正在上网的儿子看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说,转头继续上网。我把儿子的电脑转向我的方向,然后开玩笑似的对他说:“上次数学35分,这次居然50分,你小子是不是偷偷瞒着老妈用功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我以为你会骂我。”我笑笑说:“妈妈怎么能骂你呢,你看你只是稍微认真学一下,成绩就能提高这么快,这说明你很聪明。如果下次考试前,你比这次再多一些时间用在学习上,我想你提高得更快。”那天晚上,儿子学习特别认真,而且每天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也逐渐多了起来。

可能很多父母认为,男孩是因为厌学而学习不好,其实不然,他们是因为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而厌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比如翻来覆去地背诵,数不清的测验、考试,“两点一线”的固定生活,这些就像我们成人的工作流程,如果这项“工作”不能带给自己成就感,那么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厌倦感。

因此,父母应该多让男孩体验学习带给他的成就感,同时不要对孩子抱的期望过高,例如只要男孩有一点进步,我们都应该抓住机会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

方法二:多给男孩“减减负”,而不是“加加压”

有一个成绩优秀的男孩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写道:

谁说学习好的男生就不厌学,我每次考试都班级前三名,可是我对学校、对课本、对考试都厌烦透了。别人羡慕我优秀,可谁又能知道我拼命努力就是为了早日脱离苦海,父母、老师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只想去一个离家最远的大学,然后过自由、轻松的日子。

看了这名优秀学生的微博,可能很多男孩的父母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学习好的孩子也讨厌上学呢?其实,学习优秀的孩子同样具有压力,而且有时他们的压力比那些学习差的孩子更大,因为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太大,给他们定的目标也比较高,于是这些压力就造成了他的厌学情绪。

所以,父母们要想改变男孩的厌学情绪,就应该学会给男孩减压,对他们的期待不要过高,这样才能帮助那些悲感压力的孩子卸掉一些学习压力,让他们轻松上阵。